目前,隨著中國移動這個全球最大的移動運營商采用TD-SCDMA,并且選擇TD-LTE作為未來演進方向,越來越多的廠家開始把TD-LTE作為自己的研發重點。在年初舉行的2009巴塞羅那移動通信世界大會上,主流設備商都展示了TD-LTE技術的最新研發成果,表明中國率先提出的TD-LTE技術正受到全球關注。然而,對于中國移動的TD-LTE戰略,業界也存在各種不同的聲音。常言說“事不說不清,理不辯不明”,為了更好地讓業界了解有關TD-LTE的前因后果,本報主持人特地邀請了業界對于TD-LTE持不同觀點的兩位專家進行一場有關TD-LTE發展的大PK。
正方:中國移動研究院專家 王偉
代表觀點:
TD-LTE產業鏈迅速發展壯大意義重大,TD-LTE是民族通信產業一個騰飛的機會,它意味著一個新的起點,意味著中國可以真正同世界上其它主流通信標準取得同步發展、同時產業化、同步走向世界。
反方:四川通信設計院高級咨詢師 程德杰
代表觀點:
以LTE目前的技術成熟度、市場投資效益以及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3G競爭態勢而言,眼下中國移動就開始向TD-LTE演進還為時過早。
爭議點之一:TD-SCDMA網絡才剛剛開始建設,中國移動有必要迅速轉向LTE技術嗎?
正方——王偉
TD-LTE的成熟需要主導運營商來積極推動,中國移動的積極參與能夠有效加快中國后3G技術的演進和商用進程。
TD-SCDMA技術的發展初期,由于諸多的不確定性特別是沒有運營商的積極參與,產業鏈對前景預期不足,導致發展歷程充滿了曲折,相比日本、歐洲各大運營商積極推動的WCDMA技術,試商用時間晚了將近8年,TD-SCDMA剛剛試商用,而WCDMA升級而來的HSDPA已經開始大規模商用了。現在,世界通信技術的發展演進已經進入了LTE時代,中國移動積極推動TD-LTE產業鏈的發展,將使中國后3G通信標準的產業化進程處于世界前列。
反方——程德杰
目前TD-LTE的發展現狀和技術成熟度決定了中國移動不可能在近期上馬TD-LTE。
LTE作為3GPP的B3G/4G目標技術,其最終標準目前還沒有固定;而關乎LTE商用最重要部分的LTE芯片,最快也要在2009年才能上市。而根據移動通信技術發展的規律,LTE在標準固定后,至少要經歷5~8年的時間,才能在系統芯片、網絡設備的穩定性和功能性上獲得大規模商業部署的能力。
雖然在去年北京國際通信展中,大唐和中興都展出了各自的LTE樣機,普天也聲稱年內拿出LTE樣機。但工程樣機和商用化產品的巨大差距,是任何一個稍有研發常識的電子工程師都明白的差距;而LTE部署的重要環節———LTE終端,最早也要到2009年LTE芯片推出后才能夠正式推出。
因此,從技術環節來看,至少在可以預見的3年內,TD-LTE都不具備規模部署的能力;即便是3年后,TD-LTE的成熟度也并不會比今天的TD-HSDPA更成熟;如果那時中國移動開始部署TD-LTE,其所遇到的問題也并不會比今天部署3.5G的TD-HSDPA所遇到的問題少。
爭議點之二:眼下,發展TD-LTE是中國移動推動TD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舉措,還是對TD產業的“拔苗助長”?
正方——王偉
TD-LTE給了中國通信業騰飛的機會,發展LTE是中國移動推動TD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舉措。
雖然TD-SCDMA已經開始試商用,是中國通信產業歷史上一個重要的突破,目前由于產業鏈成熟度不足,產業的國際化程度不足,很難進入國際主流市場,但是LTE時代,情況一定會大有改觀。現在絕大部分國際主流運營商都選擇LTE作為下一代移動通信標準,大家都在積極推動LTE的產業化,TD-LTE作為LTE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在中國移動的積極推動下,一定能吸引更多的LTE陣營的國際運營商、廠商參與其中,共同打造一個成熟的產業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TD-LTE的成功才真正標志著中國通信產業正式躋身世界前列。TD-SCDMA為中國發展自己的通信產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國初步形成了標準制定、芯片研發、產品研發等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但TD-SCDMA起步較慢、商用時間太晚,直接導致了發展空間有限;TD-LTE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規劃中國通信產業的未來;從現在開始,做好后3G技術的研發,積極推動其產業化進程,中國通信產業將第一次與世界同步,標志著中國通信產業真正躋身世界前列。
反方——程德杰
LTE選擇了OFDMA作為其多址技術,使得其相對于3G的CDMA多址技術具有換代的特征。作為一項換代的無線通信技術,即便是最樂觀的估計,LTE從標準固定、推出芯片,到成熟的商用終端出現以及大規模商用部署,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這個時間,就是TD-SCDMA發展的窗口期。在這個窗口期內,為用戶提供商用移動寬帶接入服務的仍將是3G網絡。
任何一種新技術的出現伊始,必然伴隨著昂貴的網絡建設投資和運營成本,因為一切都是未知,沒有經驗可循。目前還沒有哪家運營商給出具體的LTE部署時間表,如果中國移動不顧經濟規律強行上馬LTE,那中國移動必然會成為國際電信設備制造巨頭從網絡設備到手機終端的試驗田,從而付出高額的成本,即便是中國移動這樣財大氣粗的金主,也是不能承受之重。
爭議點之三:中國移動上馬TD-LTE擁有遠超TD-SCDMA的市場前景?
正方——王偉
TD-LTE擁有遠超TD-SCDMA的市場前景,把握住這個機會,對設備商、運營商乃至整個產業鏈都有巨大的意義。
目前,中國的3G已經上了三種制式,TD-SCDMA也許要生存在GSM、CDMA、WCDMA的重重擠壓之下,這種局面非常有可能在LTE時代發生巨大的變化;如果TD-LTE產業化進程順利,中國的4G技術可能就只會采用一種制式,由于中國的大規模商用,國際上也會有一些運營商積極跟進,即使沒有歐美主流運營商來大規模建網,只要技術成熟、價格便宜,也肯定會有許多第三世界國家考慮采用,這就能大大推動中國通信產業的國際化進程。
反方——程德杰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全球3G網絡的整體盈利能力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各國政府在3G發牌初期,所采取的拍賣頻率辦法導致運營商元氣大傷外,一直沒有出現傳說中的3G“殺手級”業務,是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
中國作為全球3G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依然面臨著缺乏殺手級業務的困境。拋開中國移動LTE建設和維護的高昂成本不談,如果沒有有力的業務加以支撐,中國移動如何讓其LTE網絡建設在經濟性上可行。技術上的先進性并不一定能帶來商業上的豐厚回報,摩托羅拉的銥星例子恐怕就是前車之鑒。因此,在沒有成熟的移動寬帶業務支撐下,即便中國移動成功建成LTE網絡,也只能是曲高和寡,無法在與中國電信的EV-DO和中國聯通的HSDPA競爭中顯現出優勢。
主持人:其實,業界對于TD-LTE的關心遠不止以上幾點,這里僅選取了一些最具代表性的觀點進行討論。盡管兩位專家的爭論充滿著劍拔弩張、針鋒相對的火藥味,但是這并不妨礙每一個關心中國移動通信發展的人對于TD-LTE的認識,相反,這些爭論有利于我們對于一些產業重大問題的客觀、全面、綜合的考量。TD-LTE對中國整個通信產業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在3G時代,我們的發展較晚,后3G時代,我們終于有了一個同世界通信產業同步啟動的機會,把握住這個機遇,讓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通信網絡真正走向世界,中國就會真正從通信市場大國轉變為通信產業強國。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國內的TD產業在擁抱TD-SCDMA國內大發展機遇時,也將面臨來自國外同行和WCDMA技術領先性的雙重挑戰。國內的TD產業只有在TD后續技術開發和TD產業化實現上同時痛下苦功,才能真正品嘗到TD大發展的果實。
(本文得到了中國移動研究院移動labs〈http://labs.chinamo-bile.com〉的大力協助)
新聞來源:中國信息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