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業最大危機是內部產權矛盾的產生與分裂。茅理翔先生認為分裂有兩種:主動分裂和被動分裂。其中,主動分裂效果好,比如劉永好原希望集團四兄弟是比較主動的,分裂變成了分立或享受股份,各得其所;而被動分裂的后果往往危及整個企業,容易導致企業衰敗。
于是,茅理翔提出:錢最好放在一個口袋里,否則會給企業埋下隱患,最終將導致家族和企業的分裂。茅理翔的“口袋理論”并不是只放在一個口袋里面,而是將最核心的資源放在最核心的口袋里面,以保證企業的傳承;同時,需要建造另外一些口袋,用來保障其他利益方的利益。
茅理翔認為自己、夫人以及兒子屬于同一個口袋(也就是嫡系),不會有利益上的沖突;女兒和女婿(也就是所謂的旁系)屬于另一個口袋。所以,茅理翔就把兒子和女兒分開,撥出一筆資金讓女兒自己創業;在企業創辦伊始,茅理翔和妻子約法三章:兩人的兄弟姐妹、親戚可以進入方太工作,但不能擔任車間主任以上的職務。當下崗待業的四弟要求進入方太任干部時,極重親情又不能破壞企業管理制度的茅理翔向母親跪求理解。
兒子茅忠群在答應父親出任方太集團總經理時,提出了重新搭建自己的管理團隊,獨立運作經理層的條件,這意味著一批“老臣子”的退出。對于自己的老部下,茅理翔又造了另外的“口袋”:在方太外圍創立了六個協作廠,分別由以前的戰友和部下掌管。這些廠家直接參與市場競爭,與方太只有業務上的聯系,沒有產權上的聯系。
茅理翔的這個“口袋理論”用現代企業制度解釋,就是產權清晰,既避免了傳統家族企業的家族矛盾、排斥人才的弊病,又保證了家族成員、創業元老和功臣的利益。
新聞來源:慧聰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