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國土房管局昨日公布7月份廣州市十區房地產交易登記情況顯示,一手住宅成交面積持續萎縮,比6月份又降近一成;一手住宅成交均價也再度下跌,為9122元/平方米,環比6月份下降4.7%,同比去年7月只上升7.4%,尤其是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戶型,在大批限價房成交的影響下,成交均價僅5512元/平方米,比6月下降875元/平方米,降幅達14%。
對此,房地產專家、廣州市同創卓越房地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卓文認為,今年廣州樓市成交量大幅下降已成定局,9月和10月的廣州樓市面臨著高價低成交或降價促成交的方向性選擇,鑒于宏調尚未松綁及不少開發商資金緊張,預計房價下跌的可能性較大。
一手住宅 越秀成交均價“狂降”2929元
7月份,廣州市十區一手住宅成交(交易登記)均價為9122元/平方米,比6月下降447元/平方米。
“萬元房”成交比低于四成
從房價區間分布上看,1.8萬元/平方米以上樓盤成交占陽光家緣新建商品住宅備案的6.3%,與6月份相比有所減少。1.4萬~1.8萬元/平方米區段,占總備案面積的10.6%;1萬~1.4萬元/平方米區段,占總備案面積的22.5%。萬元以下區段占比近幾個月來首次超過60%。據了解,這是近幾個月“萬元房”的成交比重首低于四成,比6月份再低一成。合富輝煌首席分析師黎文江認為,這說明低價位一手住宅成交在增加,首次置業者占多數,中高檔商品房開始賣不掉了。因為能接受“萬元房”的多是二次置業者和投資者,這部分人買漲不買跌,目前還在觀望。
根據抽取6月和7月成交面積均大于3500平方米的13個典型樓盤的備案情況,均價上升的個盤為3個,下跌的為9個,持平1個。價格基本處于較穩定狀態,除白云區南湖半山豪廷下降10.1%外,其余各盤波動幅度均在5%以內。
中心六區成交量降幅22.4%
從區域看,越秀、荔灣、天河、海珠一手住宅仍貴為“萬元房”。其中,天河區成交均價最高,為12536元/平方米,南沙區最低,為5044元/平方米。全市除海珠、天河、番禺、花都等區處于上升趨勢,其他六區成交均價都有所下降。越秀區降幅最大,達19.5%,降2929元/平方米;荔灣區降幅8%,降907元/平方米。漲幅最大的為花都區,成交均價為6692元/平方米,漲1853元/平方米,漲幅38.3%。業內人士吳定金分析,越秀、花都成交總量比較小,均價易受單個樓盤影響,估計上月這兩個區有個別樓盤有特殊表現。
7月全市十區新建商品住宅交易登記面積環比下降9.1%,但仍保持在60.56萬平方米。此外,7月住宅預售面積90.88萬平方米,新供貨量大于當月成交量。吳定金表示,上半年約有余貨3萬套,到年底可能會達到4萬套左右,有供過于求的壓力。
值得關注的是,越秀、荔灣、海珠、天河、白云、黃埔中心六區合計成交35.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7.1%。與6月份相比,中心六區的成交量下降達10.12萬平方米,幅度高達22.4%。吳定金指出,上半年廣州一手住宅成交中心六區占比是67%,一直占主導地位。7月份雖然其成交比仍占58%,超過一半,但與上半年相比下降近10%,說明郊區的成交放量了,這也成為全市均價向下的拉動力。 7月全市十區二手住宅交易登記面積為46.08萬平方米,比6月份微升5%,但同比減少22.9%。交易登記均價為4257元/平方米,較6月份降了6%,同比上升2.6%。其中,均價最高的為越秀區,成交均價6603元/平方米;最低的出現在南沙區,僅為596元/平方米。
中心六區的二手住宅成交均價與6月份相比,多數仍處于上升空間。二手房業內人士表示,《通報》反映成交價下降,但事實上更多的盤源咬價仍較緊,放盤價格偏高,同一區片的二手住宅房價甚至與新開樓盤差價不大。滿堂紅地產龍斌表示,二手房價對樓市的反映會有滯后性,一手房下降后,二手房價還未快速反應。另有業內人士分析,不少二手房業主仍在觀望,認為二手樓價雖有上下波動,但沒有深幅下調的特征,故在待售盤的定價上“咬”得比較緊,讓價幅度不大。但已有地產中介反映,部分區域的二手住宅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
新聞來源:光通咨詢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