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編輯:Debi) 2018年3月11-15日,第43屆美國光纖通訊展覽會及研討會(OFC 2018) 在加州圣地亞哥會議中心舉行。專注于領先光器件研發、銷售與生產的供應商廈門三優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優光電”)),攜10G PON BOSA等產品隆重亮相。3月13日,訊石來到5023號三優光電的展臺,專訪了總經理李凌博士,通過李總的介紹,給大家呈現一個積極進取,不斷優化自身的海峽正能量——三優光電。
緊跟5G發展 瞄準大數據
地處廈門,擁有海峽兩岸交流的資源優勢,三優光電借助大洋彼岸的OFC展會平臺,希冀獲得更多的國內外客戶交流的機會,也讓客戶近距離看到三優光電的成績。
關于公司在大數據方面的發展策略,李總表示,大數據基本70%出口,三優光電的大數據10G,40G,100G緊跟市場步伐。而與5G相關的產品,主要是25G 1310的TOSA,ROSA,以及應用在數據中心的25G短波850。目前三優光電正在研發10G PON BOSA,也即下一代PON,李總透露,三優光電計劃今年第二季度量產。
OFC展出的25G OSA產品
瞄準大客戶的需求 持續跟進打造金鋼鉆
李總介紹道,三優光電產品的競爭力主要針對大客戶,正所謂沒有金鋼鉆,不攬瓷器活,三優光電正是意識到此,目前正全力打造自己獨有的“金鋼鉆品質”,并已經取得著有成效的成績了,主要體現在五大方面。
首先,三優光電整個團隊強大的協作能力,以每個大客戶專項小組的方式形成快速響應;其次,研發的定制化,李總表示,光通信行業的特點就是定制化,三優光電研發團隊根據客戶的需求向前更進一步,同時三優光電憑借與芯片供應商多年積累的感情,新東西測試總能夠搶先一步;第三,產線配合度高;第四,客戶認可度高,三優光電通過工藝的持續改善,得到客戶的一致高度認可;第五,自動化的不斷跟進,三優光電不斷用新的工藝來瞄準業界最高功效,讓交付實現自動化。李總表示,這五大方面,讓三優光電在各個方面都能達到向一線客戶看齊的目標!
對于剛剛過去的2017年三優光電的表現,李總預計,業績年增長超過35%,利潤增長超過25%,2018年通過一些平臺的建設,以大數據及各種芯片封裝為兩大龍頭,目標達到2億元的營收成績,并盡可能地提高利潤。
李總還介紹道,三優光電的封裝測試在廈門集成電路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三優光電也因此定位芯片封裝,集中在傳感器及傳感應用領域,以及各種類型的封裝及應用,向全線自動化目標發展,同時配合行業方向性的熱點,發展新的封裝形式,以滿足客戶需求。
OFC展出已量產的10G領先產品
放眼未來 突破局限
對于本屆OFC展會的印象,李總表示很高興看到今年國內廠商的高調亮相,無論是展臺布置,還是產出的先進產品,都成為了展會的亮點,這也代表國內廠商正在快速成長。不過隨著國際大頭們收購并購的前行,未來也許中國企業也應注意運用資本的力量武裝自己,正如本屆展會也迎來了資本方的參展,可以預知,未來企業與資本的結合將是突破現有惡性競爭的下一出口。當然,李總也表示,熱點投資,也忌一涌而上,不要造成供過于求的形勢。
對于光通訊的未來發展,李總表示,光通訊的發展可能要考慮進人工智能的力量,呼吁學習互聯網行業,思維不應停留在硬科技上,還要跨越性融入人工智能的發展,這樣才能跨出現有惡性競爭模式,站在更高階位突破格局。
雙方合影(中間為李凌博士)
關于三優光電
三優光電成立于2001年,是研發與量產高速半導體激光器/探測器、組件及光模塊的國內主要廠家,產品廣泛應用于大數據中心、光纖到戶、移動通訊和傳感探測等領域。
公司位于廈門火炬高新區創業園,有近4000平米的防靜電超凈車間。自動化芯片封裝和激光焊接耦合組件產線,及高端測試系統具有國內領先水平。
公司由國家創新領軍人才帶領技術開發團隊,承擔多項國家及省市級的科技項目,擁有多項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2014年8月在“新三板”成功掛牌上市,為公司在高端產品研發升級上奠定良好基礎。
截至目前,公司已成功建立海內外營銷網絡,并打造出良好的產品知名度,其中光互聯產品10G/40G/100G產品成功間接進入微軟、谷歌、亞馬遜、阿里巴巴和百度等國際大客戶,出貨量超過500萬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