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中國在高新技術產業(半導體)領域尋求行業領導地位的野心
中國政府上周六公布了全新的五年計劃,確定將半導體作為新的發展方向,并且將之看成主導力量。這給韓國半導體產業敲響了警鐘,目前,韓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市場份額緊隨美國之后,占據18%。
雖然中國目前在半導體產業僅占3%的份額,不過中國希望將其作為主要發展的新興產業,作為“新中國”的一部分,以提高其整體GDP。此外,除了半導體產業,該計劃還包括芯片材料、機器人、航空設備和衛星。
中國官員表示,在新的五年計劃內,在該領域的研發支出將從2011年-2015年的2.1%增加至2.5%。
投資銀行Natixis專家在上周二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在高科技領域一直是不能被忽視的,尤其是產業的大玩家們。”
中國積極的政策引起了工業巨人韓國的擔心。考慮到高科技電子產品正是韓國在全球的優勢行業,這種威脅將日漸威脅韓國的經濟。
自下而上的模式
韓國半導體產業已經炸鍋。就在中國公布五年計劃的一天后,韓國半導體產業協會便敦促總統樸槿惠采取措施應對新“威脅”。
韓國半導體工業協會主席樸智星旭說:“我一開始認為中國只是試圖投資半導體產業,但沒想到他們走的更遠,他們想成為主要的半導體產業制造商。”
Natixis 認為,韓國領先的半導體制造商三星和SK應該引起重視。并引出了三個關鍵因素。
強大的內需
Natixis表示:中國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國,強大的內需完全能夠撐起本國的半導體產業。
這對韓國而言不是好消息,因為中國正是其最大的市場。三星、SK已經成為僅次于英特爾的中國市場半導體供應商。
自從去年兩國簽訂自貿協定后,中國已成為韓國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
自下而上的改革
中國政府正推出全新的政策,以助其成為半導體大國。
雖然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發力多年,但始終沒有取得重要成就。不過,中國政府正采用新的方法改善局面,鼓勵市場化運作,允許用公有財產購買國外先進的專利技術,并且鼓勵競爭。
Natixis表示,2014年,中國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注資184億美元。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擬在未來十年內出資1530億美元,購買國外相關半導體技術,以應對競爭。
中國投資者的進入明顯提高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中國投資者正在全球“搶購”半導體資產。去年,一家中國的民營企業以19億美元全資收購了美國 Omnivisions 技術公司。另一家中國企業也以6.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listedIntegrated。
移動端發力
此外,韓國半導體制造商更多的側重計算機領域,而目前,移動端正以更快的速度崛起。目前,中國半導體需求主要來自移動端,中國特殊的優勢將取得一部分利潤。
三星與SK是全球DRAM芯片領域的領導者,該芯片主要用于PC(個人電腦),但隨著全球PC需求的放緩,這兩家半導體公司的利潤正在下滑。
Natixis指出:“三星和其它韓國廠商需要努力將技術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以面對接下來的競爭。隨著需求的變化,中國正推動新一輪的技術變革。”
臺灣地區作為亞洲第二大半導體經濟體,受到的影響反而較小。
(內容來源:通訊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