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作為今年以來港股最大IPO,完成募資后的中國鐵塔(00788.HK)于昨日上午9點半正式在港股亮相。
中國鐵塔發行價1.26港元,昨日股價平開,最高為1.29港元,收盤價為1.26港元,總市值為2254億港元。
有鐵塔員工對記者透露,為準備此次IPO,中國鐵塔董事長佟吉祿連續20多天只睡三個小時左右。
中國鐵塔此次共計發行431.15億股(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前),占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25.0%,募集資金約543億港元,折合約69.2億美元。
基石投資者包括高瓴基金、OZFunds(奧氏資本)、DarsanaMasterFundLP、淘寶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資本有限責任公司、InvusPublicEquities,L.P.、北京市海淀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理財計劃代理人、華隆(香港)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香港投資有限公司等10家機構。總認購金額約14億美元,占本次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綠鞋”)前發行規模的21%。
收入主要依靠三大運營商
三大運營商是中國鐵塔的最大股東,同時也是其主要客戶,中國鐵塔的收入超九成以上來自三大運營商,而且主要來自宏站塔類業務,業務模式高度集中。
中國鐵塔由三家電信運營商發起、因推進資源共享而設立,于2014年7月15日成立,主要從事通信鐵塔等基站配套設施和高鐵、地鐵公網覆蓋,大型室內分布系統的建設、維護和運營。2015年10月,通過收購三家運營商存量鐵塔資產,中國鐵塔形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鐵塔公司。
在IPO之前,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分別持有中國鐵塔38%、28.1%和27.9%的股權,三大運營商合計持股94%。根據中國鐵塔招股書,IPO后,三大運營商依然是主要股東。
中國鐵塔業務模式包括塔類業務(宏站和微站)、室分業務以及跨行業站址應用與信息業務。其中,塔類業務中的宏站業務是其主要的收入來源,2017年該項業務占總營收的97.3%;2018年上半年,該項業務占比為95.9%。雖然比重有所減少,但依然占比達九成以上。
塔類業務指基于站址資源,向通信運營商提供站址空間、維護服務與電力服務,并通過宏站業務和微站業務進行支持,前者指實現移動通信網絡的廣泛覆蓋,后者指在城市中人口與建筑物密集的區域及城市外特定區域的補充覆蓋。
客戶高度集中、收入結構單一使一些投資者在最初考慮時有所猶豫。在IPO現場,有一位投資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鐵塔目前只有多元化地去開發業務,利用網絡設施提高服務效率才有可能進一步提高業績。其實當時找我們去投資的時候,我們一開始還是蠻(猶豫的),(業務模式)太單薄。”
電信分析師付亮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鐵塔目前最主要的問題在于收入過度依賴三大運營商,股東和客戶的雙重身份很難讓其有太多的利潤。融資以后如何去尋找新的收入增長點,這是關鍵所在。
面對中國鐵塔與運營商之間的博弈問題,佟吉祿在IPO當天對第一財經等記者表示:“我們的定價是以成本為基礎的市場化定價。沒有三家運營商,就沒有中國鐵塔。”他指出,大股東和小股東在利益上對公司的要求一致,未來會進一步增強公司競爭能力,使價格更具備優勢。
根據招股書,中國鐵塔在2018年調整了此前與運營商的定價協議,主要修改條款為降低鐵塔業務成本加成率并提高鐵塔業務共享折扣率。在原先協議的基礎上,降低了鐵塔業務的租用價格。新價格協議無疑將降低鐵塔的營收和利潤,招股書顯示,如果采用新的價格,2017年中國鐵塔年度塔類業務的收入將由670.85億元減少至629.86億元。
多元化破局
為拓寬業務模式,一方面,中國鐵塔積極拓展室分業務;另一方面,于2016年展開跨行業站址應用與信息服務,2017年展開微站業務。
室分業務是指向通信運營商提供室內分布式天線系統并連接其通信設備,有助于實現樓宇和隧道中室內區域網絡的深度覆蓋;跨行業站址應用與信息服務是指向不同行業的客戶提供基礎設施、維護服務與電力服務在內的站址資源服務。
中國鐵塔方面表示,在整體收入實現較快增長的同時,收入結構趨于優化。2018年上半年,室分和跨行業業務收入等占比由上年同期的1.4%提升至3.6%。截至2018年6月底,其跨行業業務租戶數量從2017年的1.9萬增至5.7萬。中國鐵塔累積的鐵塔資源統籌能力、通信鐵塔運維能力、基站選址建設能力及數據資產分析等能力不僅可以服務于三大運營商,也同樣可以向全社會輻射,通過跨界合作,開拓藍海。
佟吉祿稱,中國鐵塔高效低成本地為三家做好服務,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中國鐵塔也支撐三家運營商,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網絡。包括建成了超13000公里的高鐵公網覆蓋,超1900公里的地鐵公網覆蓋,超過10億平方米的室內分布系統。“我們依托190萬站址資源開展社會化共享,在跨行業業務方面,已服務16個行業,跨行業租戶數從2017年的1.9萬已經增加到了5.7萬戶,初步形成多點發展的業務。”
一位來自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鐵塔IPO前第四大股東)的投資人在正式IPO前對記者表示,無論破發還是上漲,長期來看中國鐵塔潛力比較大,雖然現在其他業務開展較少,但仍有優勢,“中國鐵塔的現金流很好,國內鐵塔資源目前密集度很高,對開展其他業務也有支撐。”
不過,從目前業務收入來看,除宏站業務之外,其他業務占比依然很低,仍然存在挑戰。付亮指出,總體而言,中國鐵塔還沒有真正找到一個突破口能夠大規模發展。在微站業務和室分業務領域的覆蓋遠比公共領域難得多。付亮表示,微站和室分領域面臨的局部環境,會出現壟斷等因素,鐵塔需要解決許多新問題,也可能面臨來自運營商的競爭。
三大運營商都有自己的工程公司,比如中國電信旗下的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移動的子公司中移建設有限公司和中國聯通的子公司聯通通信建設有限公司。運營商不會各自單獨建設塔類業務,但室分業務上和中國鐵塔存在競爭關系。付亮告訴記者,“一些樓宇和體育場的室內覆蓋,沒有明確規定運營商不能做,因此它們也可能會自己做。”
此外,當天在回應有關傳聞的期權和全員持股的問題時,佟吉祿對第一財經等記者表示,爭取明年上半年實行股權激勵計劃,進一步增強公司體制機制的活力。不過,他并未回應是否會回A股。有鐵塔員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公司的經營期和贏利時間尚不滿足A股主板上市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