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2017年5月25日,由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人民郵電出版社、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家委員會主辦, 信通傳媒·《大數據》承辦的“第二屆大數據科學與工程國際會議(2017)(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G DATA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DSE2017))”在貴陽召開。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發表了《大數據與產業互聯網》的主題演講。鄔賀銓表示,制造業大數據的產生是所有的環節,大數據在制造業的應用也是所有的環節,大數據能夠提升生產效率,改進產品質量,節約能力和資源的消耗。所以大數據支撐了產業互聯網,大數據開拓了創新的空間。
工業制造大數據
制造大數據實際上講的是制造業產生大數據。當今互聯網可以分成三個方面,一個是消費互聯網,一個是產業互聯網,一個是政務互聯網。產業互聯網包括了很多領域,建筑、能源、礦業、制造、運輸、通訊等等。制造技術,實際上技術是一種支撐,當然還有先進的材料,生物制造等等,這個技術里面實際上分成兩個方面,一個是企業管理與的信息技術,生產應用方面的技術。實際上這個里面,支撐我們企業管理以及生產制造,大數據是基礎之一,跟云計算,互聯網等等技術結合在一起。
工業大數據有什么特點呢?鄔賀銓表示,相對我們消費的大數據,一要準確,只要生產線不停,就會源源不斷的產生數據。多樣性的,異構性的差異很多,有的差別很大,有的很小。二是,生產線環節的數據有的需要同步。
第三點是實時性:工業大數據是實時的監控和預警,工業大數據需要實時的達到分析和應用。另外行業性。消費的數據一般來講是比較好理解的,工業的數據如果沒有行業的知識是很難理解工業數據,所以對基礎性要求相當高。
第四點應該是工業大數據和傳統的消費大數據的區別。那么制造大數據也是面臨挑戰的,因為工序在變化,供應參數在變化。另外很多數據是沒有標記的。所以整個數據本身變化很大。在工業大數據的應用,國務院的文件和工信部的文件提到了大數據的應用,工業大數據要在研發設計,工業制造,售后服務和產品的周期,以及產業鏈的全流程的環節。所以可以看到國家希望大數據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還要推進工業大數據的全域性應用。
大數據助力制造業
首先是產業,美國產業互聯網的參考模式,通過分布系統,用傳感器來監控我們的車床啊。工廠在應用管理層,工業設計到產品的研發、設計就開始了。在大數據,實際上在工程里面,在企業里面是分四個不同的層次產生,分幾個層次利用。制造首先是數字化,我們企業很多企業也做了一些制造業的數字化,往往我們是其中一個環節,而現在制造業的數字化覆蓋產業鏈。覆蓋了幾個生命周期。通過適時監控有大量的數據支撐。不僅是產品的留存,還是數據的留存。未來大數據的制造必須把這個數據留存拉通。
打造大數據的價值鏈的應用,首先是供應鏈到研發產品,產品設計數據庫,要收集客戶的數據收集,市場的反饋,對研發有用。第二是客戶,第三是供應鏈,第四是精簡制造,對生產有用。
對整個應用和個性化生產,生產有用。這次覆蓋制造業的所有的環節,上下游的各種關系。現在產業互聯網會創造出更高的價值,他比消費互聯網創造的價值還要高一倍。把大數據利用率和人均產出率進行研究,財富一百強的企業人均產出提升14.4%,對制造業平均提升20%,可見大數據對整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改造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當然對不同行業可能影響不一樣。
鄔賀銓表示,制造業在工業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環節都產生了,制造業大數據的產生是所有的環節,大數據在制造業的應用也是所有的環節,大數據能夠提升生產效率,改進產品質量,節約能力和資源的消耗。所以大數據支撐了產業互聯網,大數據開拓了創新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