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的加速發展,我國數據中心產業也進入了大規模的規劃建設階段。2011年到2013年上半年全國共規劃建設數據中心255個,已投入使用173個,總用地約713.2萬平方米,總機房面積約400萬平方米。
IDC關于中國數據中心市場今日公布的數據表示,2010年中國數據中心總數量已經達到504,155個,市場總規模達到92億美元,IDC預測該市場在2010年至2015年仍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2015年該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57億美元。
一、發展:三個階段
IDC認為數據中心在中國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
1、2000年前后
數據中心的概念隨互聯網進入中國,第一次掀起了建設數據中心的熱潮。但是由于互聯網在中國尚未普及,在用戶數、內容、應用等各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局限性,用戶對數據中心尚未產生有效的需求。在2001年的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后,數據中心的發展很快進入了蟄伏期。
2、2004年至2008年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我國信息化建設的發展,無論是國民經濟還是百姓生活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和依賴都日益廣泛和深入,從服務提供方和用戶方兩端都紛紛投入巨資建設數據中心。數據中心行業經歷了從小到大、優勝劣汰的過程,作為重要的IT基礎設施,數據中心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
3、2008年至今
互聯網的發展和國民經濟各主要行業的信息化建設日趨成熟,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和商業模式不斷涌現,數據中心的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與此同時,行業內越發重視運營的效率和資源整合的能力,建設綠色數據中心成為未來數據中心發展的方向。
十二五時期,中國IT投資規模將達到1,600億美元,IT投資的增長促進了數據中心市場的發展,數據中心的建設和升級反過來又將帶動包括服務器、存儲和基礎設施等相關IT市場的增長。
IDC將數據中心按照不同的規模劃分為五個等級,對該市場的研究包含了從服務器機柜到數千平米的企業級數據中心的各類型數據中心的情況,并且從最終用戶的IT投資和服務提供商的外包服務等不同角度對數據中心整體市場進行跟蹤和分析。
二、驅動力:市場分析
各政府部門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大力扶持,以及對云計算、物聯網、寬帶和下一代網絡的發展的高度重視,都給中國數據中心市場的發展帶來極大利好因素。相應政策的引導和落實,客觀上促進了數據中心市場的快速增長。地方政府大規模建設云計算園區,客觀上促進了數據中心市場的發展。
1、從行業角度看
作為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數據中心始終是金融、政府、能源、交通等行業的投入重點;而伴隨著電信行業的轉型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IDC也成為電信行業重點投資領域。此外IPDC互聯網數據中心成為市場的熱點,互聯網提供商大規模建設云數據中心。
2、在標準方面
國內綜合布線和數據中心領域的技術專家,始終緊盯各大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規范進展和技術方向,并結合中國實際,為高速發展中的數據中心建設保駕護航。特別是國內互聯網廠商對于數據中心的驅動力量不容小視,例如天蝎計劃。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2011年啟動天蝎計劃,眾多服務器廠商共同參與研發制定整機柜服務器解決方案。
3、從全球市場看
數據中心相關技術、產品、應用和服務產業正向亞太地區轉移,中國作為新興市場,又處在產業轉型的戰略機遇期,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潛力,在數據中心投入方面具有優勢。而最新的數據中心技術和理念不斷涌入中國,對于中國數據中心市場既是極大的推動,又使其面臨變革的挑戰。
三、規模:市場數據
據工信部發布的通報稱,我國數據中心產業開始呈現出向規模化、集中化、綠色化、布局合理化發展的趨勢,但總體來看,仍存在五方面的問題。以下是我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趨勢的詳細內容:
1、在規模方面
在規劃建設的255個數據中心中,超大型數據中心(規模在1萬個標準機架以上,功率2.5千瓦為一個標準機架)有23個,大型數據中心(規模在3千到1萬個標準機架之間)有42個,中小型數據中心(規模在3千個標準機架以下)有190個。
2、在投產方面
255個數據中心的總設計服務器規模約728萬臺,實際投產服務器數約57萬臺,占設計規模的7.8%,超大型、大型、中小型數據中心的投產率分別為1.8%、21.5%和40%。
3、在布局方面
255個數據中心分布在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65個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中,一半以上位于或靠近能源充足、氣候嚴寒的地區,12個是以災備為主要應用。
4、在能效方面
255 個數據中心中近90%的設計PUE(PowerUsageEffectiveness,能源效率指標)低于2.0,平均PUE為1.73。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設計PUE平均為1.48,中小型數據中心設計PUE平均為1.80。另外,一些老舊數據中心通過采用先進制冷節能技術改造,PUE也降到2.0以下。
5、在政策支持方面
65個超大型和大型數據中心中,70%以上獲得了大工業用電或直供電的支持政策。255個數據中心用電的平均價格為0.87元/度,超大型和大型數據中心用電的平均價格為0.66元/度和0.78元/度,超大型數據中心最低的電價達到0.3元/度。
7、在應用引領方面
已經出現了一些政府采購云服務的成功實踐案例。如浙江省水利廳將臺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項目外包給阿里云;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部分電子政務系統已遷移到第三方的云服務上;貴州省新農合項目使用中國移動提供的云服務,成為衛生部醫療信息化建設的標桿之一。
8、在標準評測方面
出臺了《互聯網數據中心技術及分級分類標準》、《互聯網數據中心資源占用、能效排放技術要求和評測方法》等行業標準。第三方機構對百度、騰訊、阿里、電信、移動、聯通等企業的6個數據中心進行了綠色分級評測,其中測試最好的數據中心年平均PUE達到1.36,在我國屬于較先進水平。
通報指出,目前我國數據中心產業雖然已經開始呈現出向規模化、集中化、綠色化、布局合理化發展的趨勢,政府采購云服務也涌現出一些成功的案例。
但總體來看,目前全國數據中心產業仍存在一些問題。
1) 目前全國數據中心整體布局尚不夠理想,重建輕用的現象仍然存在。
2) 《指導意見》的配套政策尚未完全落實到位,部分滿足條件的數據中心未得到電價優惠政策,一些地區的數據中心企業電力引入成本過高。
3) 仍有一半以上的數據中心設計PUE沒有達到1.5的規劃要求,特別是中小型數據中心在綠色節能方面差距較大,同時數量龐大的老舊數據中心改造任務也頗為艱巨。
4) 政府部門不自建數據中心轉而采購云服務的探索剛剛開始,引領作用尚未充分顯現,同時對云服務安全的意識也尚需提升。
5) 數據中心標準體系仍不夠完善,標準工作尚不能滿足產業界對數據中心綠色節能、服務質量、評估評測、數據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四、問題及挑戰
目前我國數據中心產業雖然已經開始呈現出向規模化、集中化、綠色化、布局合理化發展的趨勢,政府采購云服務也涌現出一些成功的案例,但總體來看,目前全國數據中心產業仍存在一些問題。
目前全國數據中心整體布局尚不夠理想,重建輕用的現象仍然存在。仍有一半以上的數據中心設計PUE沒有達到1.5的規劃要求,特別是中小型數據中心在綠色節能方面差距較大,同時數量龐大的老舊數據中心改造任務也頗為艱巨。
政府部門不自建數據中心轉而采購云服務的探索剛剛開始,引領作用尚未充分顯現,同時對云服務安全的意識也尚需提升。數據中心標準體系仍不夠完善,標準工作尚不能滿足產業界對數據中心綠色節能、服務質量、評估評測、數據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對于近幾年新興產業相關技術發展來說,無論是云計算還是下一代數據中心的技術,當前中國政府到企業都在提倡。目前,在軟件園區等政府扶植的新興產業園區,為園區內企業提供各類公共服務的云計算平臺正在成為新的建設熱點。預計未來幾年,政府云計算建設將進一步增加。
隨著各地政府云的建設浪潮,各種私有云的建設也將快速啟動。與傳統數據中心相比,新一代數據中心對傳統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資產、信息數據資產、應用資產進行整合,形成共享的、虛擬化的、面向服務的整體數據中心結構。虛擬化和云計算有助于提高數據中心效率,并減少實體數據中心規模,淘汰小型數據中心,把應用程序轉移到大型的數據中心中。
另外,隨著IT技術的進步,企業的管理不斷向精細化、集約化方向發展,集中化的企業級數據中心服務已成為大中型企事業單位業務正常運行的必要支撐。因此,為應對業務發展和IT技術進步的挑戰,客戶需要對數據中心運維不斷進行更新改造和擴容。
未來幾年,我國金融、電信、能源等信息化程度較高的重點行業對數據中心服務更新存在改造需求,互聯網等新興行業對數據中心的外包需求以及云計算帶來的巨大市場機遇都將推動數據中心市場的巨大發展。
五、展望:下一個巨頭會是誰?
在數據中心市場里早已經巨頭林立,IBM、惠普、EMC、微軟、亞馬遜等等,哪家的名頭說起來都是響當當的。
也許是這個市場里的機會的確太多,雖然這些巨頭企業的產品幾乎覆蓋了數據中心的整個產業鏈,但是仍有不少的新興企業闖入,在夾縫中尋找生存的機會,也有一些技術型企業則在數據中心發展的大潮中異軍突起,成為了這個市場的新貴,它們在與這些巨頭企業競爭時,毫不所懼。
憑借著獨特的技術秘籍和小巧的體量,仍可在數據中心這個大市場里獲得一杯羹,本文就來說一說那些闖入數據中心市場的新貴。
1、抓住服務器業務的企業-聯想
聯想,自不必介紹,是中國民族企業里的佼佼者,在去年剛剛成為全球最大的PC設備制造商。收購IBM的筆記本業務、收購摩托羅拉、再到收購IBM的服務器業務,這些大手筆讓聯想在世界范圍內都名聲大噪。
然而聯想一直以來都是消費品領域的巨頭,從未染指數據中心領域,或者說在數據中心市場毫無建樹,不過最近拿到IBM的服務器業務后就做不住了。IBM的服務器是企業級產品,而不是面向廣大消費者的,聯想已經在PC領域做到了第一,顯然仍不滿足于現狀,希望在新的領域獲得發展,而收購成了進入一個新領域最快的方式。
在收購了IBM的服務器業務后,聯想迅速成立了數據中心事業部,準備在數據中心市場大顯身手。在數據中心這個市場里,聯想希望利用自身的品牌優勢,再加上IBM的優良產品技術,與傳統的巨頭企業展開競爭。
不過聯想擁有的服務器業務主要做中低端業務,還無法覆蓋全系列服務器產業鏈,更不用說整個數據中心的市場,成立的數據中心事業部還需要更多的產品來豐富自己的業務。
聯想并不是一個技術型企業,它是靠市場營銷能力和低成本供應鏈環節來打天下的,在數據中心市場它還會拋出這樣的殺手剪,至于收效有待市場反應,要知道數據中心市場里的很多企業用戶不差錢,這一招在消費級市場有用,到了數據中心市場不好說。
2、抓住綠色數據中心概念的企業-漢柏
隨著這幾年數據中心市場的大發展,全球掀起了建設新一代數據中心的熱潮,然而數據中心運轉起來的能耗是非常高的,如何降低數據中心的能耗成為了業界研究的熱點。漢柏科技抓住了這個機遇,主打綠色數據中心概念,推出一系列的智能網絡與安全產品,提供云計算的虛擬化平臺,其提供的新一代綠色數據中心全面實現虛擬化,成為新一代數據中心領域的領跑者。
漢柏科技雖然是本土企業,卻面向世界的數據中心市場,在美國硅谷設立研發中心,獲取最先進的數據中心技術,并進軍海外市場。在數據中心市場,漢柏科技算不上巨頭,其十幾億元的年收入還不及惠普的零頭,但是漢柏科技卻在綠色數據中心應用方面占得先機,尤其是虛擬化技術,具備領先勢頭,到也讓自己在數據中心市場獲得了一定地位。
3、關注網絡設備單端口成本的企業-領英
領英是一家美國企業,在國內還沒有什么影響。領英意在通過軟件減少交換機端口的成本,并減少流量轉發延遲,這項技術可以進一步降低數據中心的網絡部署成本。同時領英公司還可以將它的EOS操作系統和其它網絡設備兼容,完成所有網絡設備的虛擬化。
領英的出現加速了數據中心虛擬化的進程,不過其一直倡導的通過軟件降低網絡設備成本,在如今財大氣粗不差錢的數據中心市場,未必能夠引起人們足夠的關注,不過虛擬化技術到是走到了其它巨頭的前面。
4、關注軟件定義網絡的企業-Plexxi
軟件定義網絡SDN是以太網技術發展這四十年來最具革命性的變革,可以說的上是網絡領域的第二次革命。一時間誕生了很多SDN相關解決方案的公司,Plexxi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Plexxi成立于2011年,創始人來自于3com,其在2013年就獲得4800萬美元的風投。其產品主要解決的問題是當今數據中心網絡的超買問題,他們認為客戶只需要購買他們需要的帶寬和連接,而不需要購買一個無阻塞的網絡,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開支。
SDN 是Plexxi主推的軟件技術,技術也比較成熟,已經有相關的網絡巨頭公司看上了Plexxi,希望可以將Plexxi收入囊中。除了Plexxi,在 SDN領域幾乎一夜之間誕生了很多創業型企業。比如:Midokura,Pexip,Cloudscaling,BlueJeansNetwork,BigswitchNetworks等等,其中 Pexip也是由思科的一些前高管創建的,還有不少的SDN企業都是一些網絡巨頭的員工出來創建的,希望在這個領域有所發展。
有人預測到 2018年,SDN市場規模可能達到110億美元,如此巨大的市場機會,足可以讓這些初創公司大賺特賺了。數據中心廣闊的市場給這些初創公司提供了機會,云計算、大數據、虛擬化、FCoE等新技術都孕育著大量的市場機會,一旦抓住把握好就有可能成為數據中心領域里新的王者。
時勢造英雄,現在正是數據中心面臨變革的時代,只有把握機會才能掌控未來。這些數據中心里出現的新貴,雖然無法和傳統的信息巨頭公司直接對抗,卻可以利用新技術的優勢逐漸占到上風。
要知道這些巨頭公司如同一艘大船,想轉頭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這些新貴企業則如一片綠舟,隨風飄蕩,卻可以隨時變換航向。不管現在的數據中心市場是三國爭霸,還是戰國七雄,都不能忽視這些新貴的存在,還有本文提到的這些企業,還有很多數據中心的初創企業,都是看到了數據中心市場里的巨大機會。不難預測,也許下一個巨頭就是從這些新貴里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