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3月是運營商財報密集發布的季節。3月16日中國聯通剛剛發布了年報,3月17日中國移動就發布了2015年業績報告。主要數字如下:2015年實現營收6683億元,同比增長2.6%;其中通信服務收入5841億元,同比下降1.3%;凈利潤1085億元,同比下降0.6%;移動用戶8.26億戶,同比增長2.4%。
這是一份貌似平臺的財報:既沒有往昔高歌猛進的勢頭,也低于GDP增長水平,但是在收入體量高達6000多億的情況下,要想實現高速增長已不現實。此外,2015年整體發展環境對中國移動并不十分有利:提速降費、營改增、運營商壓降、總體經濟步入“新常態”,可以說中國移動逆水行舟,取得上述成績實屬不易。
數據業務收入占比跨越50%
在這份貌似平淡的財報中有一個最大的亮點,即數據業務收入占比超過50%。隨著4G用戶的逐步攀升,中國移動數據業務收入規模首次超過語音業務,達到3034億元,占總收入比重達到52%。移動數據流量同比增長143.7%。無線上網收入同比增長30.5%,達2009億元。
中國移動數據業務收入的規模增長,表明其在對流量經營“第二條增長曲線”的打造上已經獲得階段性成功。
數據流量收入的增長,與中國移動2014年加快4G網絡建設和用戶發展密不可分。截至2015年底,中國移動4G基站總量達到110萬座,實現鄉鎮以上的連續覆蓋和農村數據熱點的有效覆蓋,覆蓋人口超過12億,城市道路平均下載速率為37Mbps。
隨著4G網絡覆蓋的進一步完善,中國移動4G用戶規模快速增長。2015年中國移動4G用戶凈增超過2億,總數達到3億戶,4G客戶DOU達到整體移動客戶DOU的2.2倍。中國移動的4G發展速度已經遙遙領先,放眼全球,排名第二的Verizon,4G用戶也只有8000萬,僅為中國移動的1/4左右。
曾經在3G時代受網絡性能的影響,中國移動的3G用戶月均流量并不高,到了4G時代,隨著網速的提升,數據業務發展的瓶頸得以破除,4G用戶的月均流量大幅增長,達到820MB,是3G的3倍多。
用戶能夠毫無顧慮地使用數據業務,除了4G網絡的性能的提升外,還與中國移動降低4G費用密不可分。在此前舉行的2015中國移動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移動尚冰董事長表示,中國移動全面落實降低資費的8項舉措,推出套餐流量當月不清零服務,主動調低4G統一套餐門檻,流量綜合單價比2014年同期下降43%。提速降費措施的有效落地,流量經營模式的不斷創新,推動了流量業務加速普及,使得流量增長成為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下一步:連接驅動發展
流量經營取得階段性成功之后,中國移動下一步應該怎么走?不可否認的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數據流量將成為中國移動的主要收入來源,中國移動需要持續提升數據業務的競爭力。而從國外運營商的發展看,中國移動的數據業務收入占比還有繼續提升的空間。
但是,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面向未來更長遠的發展,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運營商也需要尋求新的道路。
畢竟,流量做得再完美也屬于基礎管道業務,缺乏附加價值,隨著“提速降費”的繼續推進,量收“剪刀差”將越來越大。事實上,2015年中國移動數據流量增長了143.7%,但是移動數據流量收入只增長了31.7%,量收增長并不同步,而未來這樣的趨勢只會愈演愈烈。與此同時,傳統的話音和短信業務已經呈現負增長的態勢,在用戶逐漸飽和、OTT不斷侵蝕的當下,傳統業務很難出現逆轉。
運營商如果只停留在管道層面,也缺乏對價值鏈的話語權和主導權。君不見,對于如今熱熱鬧鬧的“互聯網+”,社會大眾關注的多是數據通道上承載的業務,對通道的關注度已經越來越低。而在前天舉行的“315晚會”上,運營商雖然不再躺槍,但也有業內人士犀利地指出,“315晚會”關注的向來都是社會熱點,因此運營商落榜比上榜更為落寞和悲涼。
在本次發布財報的同時,中國移動提出了下一步戰略是“連接驅動發展”,包括做大連接規模、做優連接質量、做強連接應用。做大連接規模,是指實現連接規模的橫向拓展,從十億級的人與人連接擴展到百億級的萬物互聯;做優連接服務,是實現連接服務的縱向延伸,從接入型連接到智能化的平臺連接;做強連接應用,是實現連接應用的實質突破,從客戶的基本接入和溝通需求拓展到垂直領域行業應用。
中國移動的新連接戰略,并不是簡單的回歸連接,而是以連接為基礎,打造從連接、到平臺、再到應用的立體綜合全面服務(和中國電信的“新三者”戰略有異曲同工之處)。
在筆者看來,對于中國移動價值和話語權提升的關鍵,就在于平臺和應用上。目前,中國移動已經著手提升附加價值。2015年,中國移動成立了咪咕文化公司和互聯網公司,從事數字化服務內容的提供和運營,同時還面向行業客戶,從云計算、大數據、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等角度開展數字化運營。中國移動已經雙管齊下,從個人和企業兩個市場同時入手,向產業鏈的上游延伸,爭取更多的話語權和更多的附加值。
在為中國移動轉型叫好的同時也要提醒的是,互聯網和企業級市場都是全新領域,前者需要中國移動具有全新互聯網思維,后者又需要中國移動具有較強的IT開發、客戶定制和系統集成能力,而無論面向哪個市場,都需要快速應變、敢于試錯,這些對于中國移動這樣的國字頭企業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套用一句俗話,在轉型的道路上,中國移動依舊任重道遠。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移動通過收購鐵通的資產和業務獲得有線寬帶牌照,加速實施全業務運營戰略,經過與鐵通的聯合發展,有線寬帶客戶數達到5500萬戶。有線寬帶牌照的獲得,將助力中國移動更好地挖掘視頻業務潛力,并與移動寬帶形成融合之勢,有助于融合業務的發展,也將助力其更好地拓展集團客戶市場,這也將為其提供新的動力。
1916年成立的寶馬公司,到今年已經成為真正的百年老店。而最初寶馬是一家飛機引擎生產廠家,在飛機市場受阻時寶馬涉足摩托車市場,在看到汽車市場需求之后又進軍汽車領域,全面拓展豪華轎車、跑車和小汽車,并持續進行產品創新。不斷創新,未雨綢繆,是寶馬持續百年的秘密所在,也是任何一家企業持續生存的必經之路,對于通信運營商而言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