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接入(FTTx)產業聯盟成立大會暨高層峰會日前在北京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婁勤儉指出,當前,我國寬帶業務日益豐富,光纖接入市場需求初步形成,技術日趨成熟,成本不斷下降,規模推廣光纖接入技術已經完全可行。有數據顯示,在光纖接入產業鏈各環節的共同努力下,未來5年,我國光纖接入建設規模將有望超過4000萬線,成為一個規模超數千億元的新興產業。
婁勤儉指出,推進光纖到樓、到戶,改變基礎設施條件,是推進國民經濟的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滿意服務的一個重要手段。作為光纖通信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光纖接入技術近年來蓬勃發展,這對于促進我國信息產業發展,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他說,光纖接入技術具有帶寬高、傳輸距離長、節約銅材、避免輻射、安全性好、成本低等特點。“光進銅退”的趨勢已不可避免。發展光纖接入技術能加快普及寬帶網絡,提升國民經濟和信息化水平,改善人們生活和工作質量,同時還可以促進三網融合。當前,我國寬帶業務日益豐富,光纖接入市場需求初步形成,技術日趨成熟,成本不斷下降,規模推廣光纖接入技術已經完全可行。
婁勤儉還指出,近年來,以韓國、日本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光纖接入技術和產業發展都非常迅速,已制定了相關計劃來推動光纖接入的發展。與之相比,我國光纖接入技術起步較晚,用戶規模不大,在技術業務創新、核心專利掌握、核心技術創新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小差距,網絡平滑演進等方面也存在障礙,需要企業、科研院所、政府主管部門共同努力加以推動。產業聯盟今后應該不斷從政策、技術、市場層面,對推動光纖接入產業發展進行深入研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