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稱為“400G OTN規模商用的第一標”的中國移動省際骨干傳送網400G OTN新技術試驗網設備集中采購項目中標候選人已公示:華為、中興、烽火三家企業中標。根據此前公告,本期集中采購產品為400G OTN試驗網新建設備,預估采購規模為新增OTN設備1910臺、400G線路OTU端口11190個。此次集采具有行業風向標意義,將加速400G等高速光網絡傳輸技術發展。
運力需求猛增 中國移動擔任網絡建設“主力軍”
隨著經濟社會數字化快速發展,以及“東數西算”工程等戰略的實施,對網絡運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光運力作為信息網絡基礎的底座,為上層的業務應用提供了良好的承載。現階段,400G/800G高速光傳輸、光模塊器件、光纖光纜等全光運力關鍵支撐技術的發展引起業界高度關注!尤其是作為開啟骨干網下一個周期的重大變革性代際技術——400G,正蓄勢待發,為通信網絡發展“保駕護航”。加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加快400G/800G高速光傳輸網絡研發部署”,這無疑為加速400G等高速光網絡傳輸技術的發展注入“強心劑”。
作為國內最早開展400G OTN技術研究的運營商,中國移動持續探索OTN光傳送網的下一代演進,早在2017年已啟動了單波400G研究,聯合業界伙伴在理論研究、場景應用、技術驗證、測試方案、標準等多維度展開了深度合作,不斷突破提升性能,推動單波400G從短距走向超長距。2018年就啟動了400G中短距離試點。2021年實現了1000公里400G傳輸,有力推動了骨干網速率從100G向400G的代際演進。2023年,中國移動發布世界最長距離400G光傳輸現網技術試驗網絡創新成果,聯合華為完成貴安—寧波OTN現網400G QPSK雙向6028km無電中繼極限性能測試,實現80×400G、C6T+L6T、G.652D、單纖32T的超長傳輸,取得跨時代的顯著提升。
中國移動面向算力網絡等新業務發展需求,以構建技術先進的基礎網絡為己任,完成省際400G新型骨干網建設方案的規劃和決策,構建全球首個最大規模、最廣覆蓋的400G OTN骨干網,加快技術應用、網絡演進,助力算力業務、數字經濟發展。
不僅如此,中國移動還于2023年先后發布《下一代全光骨干傳送網白皮書》和《九州算力光網白皮書》,聯合業界持續推動超長距400G技術成熟。
骨干網是綜合承載各項業務的信息“大動脈”,是整個信息基礎設施的“承重墻”。中國移動還攜手國內產業界從無到有基本構建了涵蓋芯片、器件、模塊、設備、系統的自主可控產業鏈,有力推進400G OTN骨干網成熟。
總體看來,在面向“東數西算”“東數西存”等算力網絡典型場景需求中,中國移動充分發揮了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者和維護者的角色,一直致力于加速400G新型全光網邁向成熟商用,構筑算力網絡的全光底座。
400G全面商用開啟,激發未來想象無限
近年來,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推動骨干傳輸技術進一步演進升級,通信行業全產業鏈齊心協力共促400G技術發展。
當前業內400G主要有16QAM、PCS-16QAM、QPSK三種調制技術,具有不同的頻譜效率和傳輸距離。除中國移動外,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也都攜手華為、烽火等設備廠商進行了400G技術的相關測試,各項測試全面論證了基于QPSK的400G新型骨干全光網的可行性,核心技術參數及指標已基本滿足現網應用需求; 16QAM主要用于短距傳輸;PCS-16QAM則被認為是用在部分區域干線、本地網、城域網的最佳方案。此外,結合流量增長,預計2024年400G技術將進一步向省域骨干、城域核心層延伸應用。
此前,行業一致認為‘2023年有望成為400G規模商用的元年’,就目前來看,可以說‘400G的時代已到來,全面商用正式拉開帷幕’。只有技術的演進絕不止步于此,未來,隨著大模型、云計算新技術的不斷全面推廣和應用,數據量將繼續呈現爆發式增長,對通信網絡也將持續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400G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擴大,并逐漸成為通信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同時,400G技術也會不斷演進和優化,以滿足不同領域的需求。
目前,中國400G商用的帷幕已經拉開,新技術的應用往往是機遇和挑戰并存,只有全產業鏈攜手合作,不斷地創新突破,才能打造全球領先的全光品質運力網絡。相信在不久的將來,400G將引領數字時代的發展潮流,推動人類社會朝著更加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邁進;并為“東數西算”工程提供重要的運力技術支撐;同時,也為助力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