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亨通1991年成立,一直從事光通信行業。前十年在信息產業鏈上游做得多一些,主要是光纜、光纖、光棒,后十年向下游延伸,往光器件、工程應用、運維延伸,這樣就打通了整個亨通光通信產業鏈。”在配線產業聯盟成立大會期間,江蘇亨通光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施偉明向記者介紹了亨通的發展情況。他講到,亨通在企業發展歷程中,每走一步都是比較穩健的。在行業內做出了些成績。亨通近五年每年30%復合增長,2015年年收達480億,在行業里面算是做得最大的,信息通信只是亨通的一個版塊。亨通在運營商綜合排名中是前三的位置,電線電纜行業排名一位。
對于為什么亨通要不吝惜投入重金,發展配線領域這個問題,施偉明表示,這是從戰略角度來考慮的。亨通在發展歷程上經歷了三大歷史轉變期。一是銅纜通信時代轉到光纜通信,以前的銅纜現在大面積的被光纖代替了,這是一個轉折點。二是九十年代郵電分家。當時是郵電局,后來分出電信、移動、聯通三家,這樣就形成了競爭,競爭導致大家都來搶占這個市場。三是光纜方面。九十年代亨通光纜已在全國排名第三位,在這時我們做了一個最重要、也是最正確的決定,就是投資光纖、光棒。當時也曾經有過想做又怕做不好這樣的擔憂,投資光纖、光棒已達到了七、八個億,萬一做不好怎么辦。但回過頭來看,是做對了的。當時光纖、光棒完全國外進口,全部由國外企業來定價。亨通通過自主研發之后,光纖、光棒就大規模的量產了,同時帶動了像長飛、烽火一大批國內企業。國內企業自主研發技術的成熟,使得價格大大的降低了。
現在亨通之所以積極進入配線領域,因為配線產業是整個產業鏈最末端一環。亨通作為業內領軍企業之一,近年進入配線產品以及包括后期工程服務方面,亨通必須投入很大的精力與財力,一定將整個產業鏈打通。亨通的文化理念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前三。亨通本身是上市公司,依靠多年來的積累和基礎,無論是資源、人才儲備、隊伍管理都是有著雄厚的實力來做好這件事。
施偉明介紹到,雖然亨通在配線領域規模還不算大,但從長遠考慮也是做了規劃。第一是將現有配線產品做強、做大,進入行業前三。第二是在常規配線產品之外,在新產品、新技術創新方面加大研發資金。現在國家大力倡導大數據、云計算。云是在高端的,下面肯定由許多小云組成,而大數據其實就是一個數據中心,由許多小數據中心組成。將來不管運營商還是企業都會組織自己的數據中心。數據中心與網絡連接,機房里對連接器、連接線等一些配置要求就非常高。這就是未來新技術所要突破的地方。現在國內一些大的互聯網企業,不管阿里、騰訊還是百度,他們用于超大規模的大數據連接線全部依靠進口。但以后會不一樣,國內的配線企業也要進軍這片領域,亨通會保持創新技術的引領作用,相信不久的未來,可以完全實現國產化。亨通每年在利潤中必須拿出很大一部分資金比例投入研發當中,從技術方面引領行業的進步,適應萬物互聯的大時代要求。
這次配線產業聯盟的成立,亨通也是積極的響應,并有所作為和擔當。作為首屆輪值主席,亨通將積極的引領企業技術創新,為創建健康有序的行業秩序貢獻力量。施偉明認為,配線行業處于產業鏈末端,配線產品質量將影響到所有產品的運營。現在的配線行業廠家眾多,規模也參差不齊,品質各異,市場還不是很規范。另外運營商最低價中標以及無序的競爭等等都會導致最終有損于用戶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聯盟作為第三方的作用將會凸顯出來。聯盟將積極的對運營商、政府及時的反饋意見,因為它既不代表企業,也不代表政府,它在矛盾中起到橋梁紐帶的作用,做到有效的溝通。
施偉明說,通信信領域在未來三到五年還會有一個平穩發展期,所以通信企業要利用好這個良好的時機,在萬物互聯的時代,研發出更好的、方便人們使用的產品。未來爆發式的技術大發展還會出現,作為ICT領域的領軍企業,亨通對未來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