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編輯:Aiur) 在“CCSA下一代光傳送網產業與技術標準推進委員會(TC618)成立大會暨新一代光傳送網發展論壇(NGOF)2020年度會議”上,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澤民先生發表開場致辭,表示CCSA是以產業為核心、為主體的產業標準化的組織,承擔著我們國家有關行業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的起草和歸口管理工作。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國家社會原本的工作計劃和生活節奏,彰顯了網絡和ICT技術的重要性,疫情期間以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快速搭建,還有網絡技術的參與服務,為控制疫情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全國疫情信息通過OTN專線及時收集和發布,讓全國范圍內響應成為可能,大量中小學借助網絡實現了“停課不停學”,北京率先開通了針對保障線上課堂教學質量的定制化的光纖網絡服務,全國大量的企業通過高品質的專線實現了遠程辦公、云上協同、線上會議等,甚至直播帶貨也已經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這些都顯示出網絡在推動復工復產中的重要定位,更預示著網絡在未來數字經濟中的關鍵作用,而光網絡正是所有這些的最重要的基石。NGOF成立三年以來,已經是國內覆蓋最為廣泛的光網絡的產業聯盟,為CCSA的多項標準化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支撐。
楊澤民分享從CCSA角度對光網絡的三點觀察:
一是體驗驅動的網絡是大勢所趨。現在進入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以4K、8K的視頻、VR、5G、物聯網、云服務為代表的新興業務模式對物理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要支持爆發式的增長需求,還要滿足極致的業務體驗保障,未來運營商的業務模式和商業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構建在用戶的體驗的差異化的層次上,無論是對個人還是企業用戶,聚焦提升體驗都會成為商業成功和拓展產業空間的核心。
二是光網絡是數字經濟的基石,正在成為新的增長引擎。光網絡已經成為了國家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是智慧城市等等的發展基礎,支撐著下一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興的產業發展,同時在智慧安防、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家居、信息消費等眾多的領域都有重要的應用,光網絡具有最大的帶寬、最低的時延、最穩定的傳輸等天然的優勢,這些特質對諸多的國際民生行業越發重要,對提升行業生產效率,提升網絡價值成為運營商和千行百業的增長引擎。
三是光網絡進入了更多的應用領域,需要更廣泛的標準定義。目前在中國已經建設了全球最先進的光網絡的基礎設施,未來如何用好這些基礎設施,發揮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需要更多的創新。過去的幾年中,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領域都在進入光纖化的轉型,比如說園區的網絡,從銅線轉為光纖,光纖的延伸還從客廳延伸到房間之內,甚至有一些生產線、車間也已經開始通過光纖的連接實現了智能化的柔性制造,未來我們應當充分的發揮中國光網絡產業的優勢力量已經建設好的這部分的優質基礎設施,加強多領域光技術的標準推進,推動千行百業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
CCSA自成立以來,一直重視自己的核心使命,希望能夠為國家的信息化和產業發展作出持續的貢獻。隨著NGOF正式加入CCSA并成為TC618下一代光傳送網產業與技術標準的推進委員會,將加速推進光技術委員會的標準推進以及跨產業的創新落地,標準工作是實現科技自強自立,工業轉型升級,經濟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基礎,也是促進產業發展壯大,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