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此前,美國海軍再一次完成了激光武器測試,用激光武器系統演示器將一架無人機鎖定并最終成功擊落。此次測試是在一艘軍用艦船上進行的,這證明固態激光技術未來會在軍事領域占據重要地位,完全顛覆各國現在的作戰理念和模式。
激光武器是美國、中國、俄羅斯等軍事強國現在都在重點研發的武器裝備,未來該武器將在近程反導和反衛星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現階段,激光武器只能算作一種致盲性武器,因為它還沒解決小體積、高能量的聚能技術,發射出的激光束功率也較低,不足以產生太大威脅,還有該武器極易受到大氣擾動的影響。
想要達到理想的破壞效果,就必須攻克高功率高質量波束技術,只有將波束功率從當前的50千瓦提高至500千瓦甚至1000千瓦才能保證激光武器能發射高頻激光導致電子元件過載。除此之外,高效率的電源和散熱技術也尤為重要。因為現階段的固態激光器對電能利用率只達到了30%左右,換句話說,想要達到致盲效果,50千瓦的激光武器要適配150千瓦以上的電源,而波束功率如果提高,必須要有更高功率的電源支持。另外,大氣擾動和一些特殊的天氣情況都可能對激光束造成很強的發散、扭曲作用。
美國現在想研發一款結構簡單、體積小、并且價格方面不是很高的激光武器,將其安裝在驅逐艦或護衛艦上。如果能把它和跟瞄發射系統配套,那在艦船行駛不穩定和無法目視情況下它就能有精確打擊能力,燒毀從任意方向發射來的導彈。
理論上看,只要激光武器的功率夠大,那它發射的激光束相隔千里都能燒穿航母。不過,實戰過程中,這種想法還有很大的局限性,安裝在艦船上的激光武器發射威力甚至比不上傳統的反艦導彈。值得一提的是,在空天領域,激光武器戰略價值極大,只要有足夠的功率,激光束可以直接燒毀近地軌道衛星,威力比核武更甚。針對這個問題,聯合國緊急發聲,激光武器必須銷毀,不能讓其有機會應用于未來的戰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