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背景
“一進門就窩在沙發里,一身酒氣,襪子臭烘烘,你就不能先去洗個澡!”昨晚,從事銷售工作的宋先生一回到家,剛在客廳坐下,在銀行工作的妻子就嚼上了。“天天在辦公室忙著沖業績,累得要死,我先休息下不行!”“哎喲,你還說不得了!?”……又一場爭吵不可避免。
宋先生告訴記者,快年底了,天天都在開大大小小的會,各項工作都忙著收尾,每天忙得焦頭爛額。這幾天,一看到妻子就吵架,由頭也都是芝麻大點兒事。她在銀行工作,年底也在沖業績,大家火氣都很大。“這到底是怎么了?”
升職、加薪、業績沖刺、應酬……年底了,不少
職場人士面對這些堆積如山的事情時,一種“
年底焦慮”情緒正在悄然蔓延。
專家點睛
一紙年終總結 引發無限焦慮
寶華:作為
職場人的例行功課,每年一度的年終總結,讓不少人百感交集。特別是那些覺得自己這一年幾乎沒啥好“總結”的人,更是容易沮喪:難道,這一年我又白混了么?
向陽:先來分享一個案例:身為市場主管的David,在一家軟件公司做了5年,勤勤懇懇,自己卻一直在一個位置上打轉,眼看年紀越來越大,本以為腳踏實地就能換來“功名利祿”,但似乎周圍的人都比自己更快一步,不論是對手還是朋友,個個早已捷足先登,何時才能守得云開見月明?David心中的焦慮、急躁溢滿了胸口,讓他感覺氣都透不過來。
春燕:每年年初,當我們設定這一年的工作計劃時,總是無限美好,但是在年末“算賬”的時候,落差往往就會比較大,特別是當各種實打實的數據擺在面前時,那種挫敗感可能更強。
正視個人短板 合理進行規劃
寶華:很多人都說“我要成為一個市場總監”、“我想自己開公司”、“我要成為業績NO.1”……心懷夢想的人到處都有,但是有具體且可行的實施計劃的人,卻沒有多少。
春燕:這種感覺,有些像“寒號鳥”的故事。老板要給某些人加薪也好,升職也罷,肯定都是看中了他們的“核心競爭力”。所以,當沮喪感來襲的時候,認真想一想:是什么阻礙了你的光芒四射呢?
向陽:與其唉聲嘆氣,不如痛定思痛。首先一定提早謀劃好發展通道,遇到問題趁早解決。其次,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做事沒有章法,忙到最后卻毫無收獲,是意料之中的事。分享一個小竅門:按照時間管理原則,用“緊急”、“不緊急”和“重要”、“不重要”畫成田字區域,在左上角的一欄中圈出“最重要最緊急的事”,然后集中精力去完成,相信一段時間后,你會發現自己成績斐然。
不妨學會釋懷 切勿盲目攀比
寶華:對于“
年底焦慮癥”,我們也要換一種角度來看,難道只有加薪、升職才是真正的成功么?有網友在微博上這樣說:當成功的定義權被壟斷的時候,你走向成功就只有孤獨的一條路,通向何方卻不得而知……
向陽:在
職場上,每個人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不同的行當有不同的難題,不同的職位有不同的難度,盲目攀比意義不大。只要你的工作對你來說是有價值的,能給你帶來成就感,就再幸運不過了。盲目攀比,只會打亂自己的步伐,甚至忘了自己最初的目標。只要心中有一個確定的職業目標,就請心無旁騖地去做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的事,都不是你所能掌控的,只有做好你自己的事,才能掌控局面,也才是最重要的。
春燕:有一項關于
職場人士幸福感的調查報告,講述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對成功最焦慮的人,反而不是普通白領,而是行業精英——盡管是公司里“說話算數”且薪酬最高的一群人,但是高層管理者的總體幸福感和生活幸福感,均顯著低于其他人群。精英人群的自我要求和自我實現,要高于其他人,他們的“幸福敏感度”相對較低,一般的成功也無法滿足他們。如果你屬于這種人,那就更應該學會釋懷:成功的內涵,遠不止在財富和地位上的自我實現。
七嘴八舌
請備好“精神年貨”
網友“變化不定的貓貓”:一周沒覺得怎樣就過完了,最近好像所有人都火氣大!到哪都像在打架!
年底焦慮?
網友“ABB傳動”:考慮到12月和明年1月連著兩次大會,再看看自己團隊的業績,真是心焦啊!最近一直睡不好吃不香,莫名恐懼感。
網 友“色為啥就是空呢”:工作需要有興趣嗎?需要有樂趣嗎?需要享受工作嗎?不是
年底焦慮,是整年都在焦慮,習慣性焦慮了……
網友“憂藍女子”:口袋癟癟的、應酬頻繁的、父母逼婚的、春運抓狂的,大家都無心上班煩躁焦慮,還會導致失眠和身體抵抗力下降。筒子們,醫生說要備下“精神年貨”:自我調節,學會宣泄、平衡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