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在經濟加速轉型的競爭中,以光電子產業聞名的武漢中國光谷抓住金融危機中建設成本降低的時機大膽進行產業轉型,實行發展廣電產業布局
新興產業的兩條腿走路,
新興產業也由此成為了
武漢光谷新一輪經濟發展的領跑者。
在投資百億元建設的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專門生產動物疫苗的武漢中博公司成為首批簽約入住生物城的企業,總經理溫文生介紹,現在除了一筆筆大訂單讓他們的銷售旺季提前到來外,生物城讓他們擺脫了長不大的煩惱。
溫文生:往年4月份我們才能達到銷售旺季,跟去年不同,現在已經到達了銷售旺季,像黑龍江省這樣我們從來沒有打入的省份,我們也有了訂單,一期預計在2010年的6月份建成,我們的產能會增加到5到8個億,比現在的產能應該說翻三到四倍。
光谷發展世界新興的生物產業,形成巨大的產業集群,顯現出強大的磁鐵效應,僅僅一年的時間,生物技術研究院、華大基金、新生園等19棟研發樓,16萬平方米的創新基地全部封頂,吸引著輝瑞公司、中國種子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入住,投資達58億元,帶動光谷的生物產業逆勢上揚,湖北未來的希望產業將在此孵化出來。
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劉傳鐵:初步形成了以生物制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和現代中藥為特色的產業集群,今年將突破200億元的大關。
除了新興的生物產業外,半導體照明、太陽能光伏、風電等新能源企業也已經落地開花。凱迪、華麗環保、景弘環保的污水廢氣處理技術領先全國,中科凌云全永磁風光互補發電、國測諾德風電、金能風電風機葉片牽起了一條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一批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新興產業在光谷顯現雛形,成為領跑光谷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加速器。
如今的武漢中國光谷支柱產業光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突破性發展,產業收入今年內將突破千億大關實現以光電子、生物、新能源、環保等產業扎堆的聚集式發展格局。2009年武漢東湖高新區GDP逆勢增長超過25%。今年力爭再增20%以上,突破2500億元。為了加快經濟轉型,湖北省利用高校密集的科教優勢向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等新產業發力,據了解全省項目部儲備了37000個項目中定位瞄準這些產業的有三分之一,未來幾年計劃投資額度高達4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