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購韓國雙龍汽車塵埃落定后,上汽集團可能已將英國羅孚汽車收入囊中。
記者近日獲悉,羅孚——英國最后一家獨立汽車制造商公開拋出“繡球”,歡迎中國赫赫有名的汽車制造商——上汽集團接管MG羅孚,此事在英國引起了很大反響。
據了解,兩個月前,雙方已經簽了一份合作協議,內容之一是兩家公司在華成立合資公司,并將在中型轎車羅孚45/MGZS的基礎上合作新型轎車。
目前,此事還要等待國家有關部門的審批,所以,雙方合作的具體事宜尚未公開。業界根據羅孚此次公布的內容判定,6月份雙方簽訂的協議里其實已包括上汽集團購買羅孚股權的意向。
合資演變為收購
這是一次由建立合資公司這樣平等的合作關系演變而成的收購行為。
羅孚公司的各種品牌曾經代表著英國赫赫有名的汽車,是英國汽車業的燈塔。然而近年來,由于決策失誤以及高級行政管理人員待遇過高,羅孚已不堪重負。英國政府、日本公司和德國公司都曾盡全力拯救英國汽車工業這最后一點“血脈”,但最終都在埋怨和質疑聲中相繼離去。
四年前,鳳凰企業股份集團從德國寶馬汽車公司手中買下MG羅孚,但仍沒能使其走出低谷。恰恰在這個時候,上汽集團浮出水面。
羅孚汽車此時認為,自己已糟得不能再糟了,中國人接管后的命運只會比現在好。
雖然此事早有傳聞,但這幾天羅孚的公開表白令人關注,上汽集團卻守口如瓶。
上汽集團新聞發言人薛浩昨天告訴記者:“我不能夠給你答復。”原因是兩家公司所簽訂的協議并沒有公開化。
左擒“雙龍” 右俘“羅孚”
上汽集團要利用“英國貴族”羅孚開辟自己的高檔車市場的心思實質上早已昭然。作為中國汽車工業三大集團之一,上汽集團現有的合作伙伴為美國通用和德國大眾,它們分別在全球排名第一和第六。
但上汽集團歷來缺乏高檔車品牌,在一些特殊車型的細分市場中,上汽集團也有“軟肋”。羅孚的引入,將有助于上汽集團在國內中高檔車和特殊車市場上獨辟蹊徑。
更深的層次是,上汽集團的目標是在2010年躋身世界汽車公司前6名,為此,上汽集團的產量必須提高6倍。現在,上汽集團與大眾和通用合作,每年生產60萬輛汽車。但是,它需要更多的伙伴。
同時,上海市政府宣布籌措213億英鎊的資金以推進當地工業,包括上汽集團。因此上汽集團收購羅孚在資金上也沒有什么問題。
另外,有知情人士透露,上汽集團與富士重工也在“眉目傳情”,有可能合資生產富士重工轎車。
眼下,上汽集團在上海及其周邊地區擁有500多家工廠。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英國僅存的整車生產商羅孚汽車正進行談判,擬向上海汽車工業總公司出售少數股股權,并且公司已同意給予這家中國公司設計和開發控制權。
羅孚汽車表示,上汽已同意提供資金,用于羅孚現有全部四個車型的更新換代,但汽車工程和設計將由雙方新設立的一家合資公司控制,羅孚在其中擁有30%的股權。目前羅孚極需投資,以生產新車型推動銷售,因為該公司老化的汽車生產線無法生產出買家心目中的理想產品。公司現金緊缺,去年的研發預算跌至數十年來的最低水平,而公司也已承認,如果沒有與上汽之間的交易,它已沒有未來。
羅孚汽車的發言人拒絕談及此項交易的細節,但表示該交易的內容涵蓋了制造、產品的共同開發、以及在中英兩國市場生產汽車的機會。羅孚汽車稱,此項交易仍有待中國政府的批準,預計獲準日期為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