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信息產業的十一五規劃尚在制定之中,但在電子學會的一個會議,韋俊透露了信息產業部對未來產業發展的的一些想法。
據悉,到十一五末信息產業全行業收入預計將達到8萬億,今年的全行業收入預計在3.8萬億,年均增長超過17%;另一個重要指標,GDP的占有率2010年預計將達到10%,而現在這個數字是7%,預期上漲三個百分點。在服務方面,十一五末,互聯網用戶數預計將達到2億,普及率達15%;固話普及率實現30%、移動普及率達到45%,而總體的電話用戶數突破10億戶。
韋俊稱,未來普遍服務的壓力非常大,如果解決最后的5%將是很大的挑戰和努力方向。在十五期間,已經實現了全國至少有95%的行政村開通電話。
據悉,未來幾年行業發展的重點將集中在八個方面,而首要的一點就是要加強信息產業的法規建設。
十一五期間的另外一個目標是要培育一批優勢企業。值得注意的是,優勢企業的提法改變了之前信產部提出的大公司的戰略。韋俊表示,過去提大公司戰略主要從規模上來考量,而現在提出優勢企業概念更看重效益。
在最近幾年,鼓勵企業創新一直是相關主管部門所積極推動的。而在未來幾年,鼓勵創新依舊會是重點,特別是建立以企業為主的創新體制。韋俊認為,除了全行業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外,集成創新能力、原始創新能力、新業務創新能力都需要進一步提高。
十一五期間還將繼續推動國際化發展,特別要鼓勵制造業和運營業“走出去”。在這方面,信息產業部將可能出臺相關的鼓勵政策。
未來還將提出了要發展一批重點的工程領域的目標,而具體哪些領域會被列入重點之列尚在討論之中。但韋俊透露,核心基礎產業、普遍服務應該會被列入其中。核心基礎產業包括:軟件、集成電路、新型元器件、設備儀器等。
另外,產業調整、普遍服務、人才興業都被列入重點。產業調整要進一步加快。在這方面要特別打造一批有國際知名度的區域品牌,扶持一些區域發展成為特色地區。相關的政策也將出臺以使更多地區有鮮明的特色,把區域品牌和產業鏈結合起來發展。
在人才戰略方面,韋俊認為,藍領技術工人現在非常缺乏,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因素。在這方面,十一五期間,信息產業部將會做一些推動性工作,建立市場化人才培訓機制,并通過政策引導將這一市場激活。
對于十一五期間信息產業面臨的形勢,韋俊認為,國際形勢是有利于信息產業發展的,這反映在全球經濟與信息產業都已經從低迷轉向持續發展;而同時,全球性的結構性轉移非常活躍,包括人才、資本、制造、技術的轉移。而信息產業在未來將面臨升級換代的趨勢,融合正在產業發展的一大趨勢,而在產業發展中孕育著許多新的機遇。
韋俊同時指出,在國內外產業環境進一步趨好的背景下,信息產業的發展也正在面臨一些挑戰。比如:國際貿易糾紛;知識產權糾紛;制造業面臨新興國家產業轉移的競爭;電信戰略轉型的壓力也非常大。
他表示,信息產業面臨主要七個方面的挑戰:其一,體制機制問題依舊存在;其二,行業管理、監管體系不夠完善;其三,法制建設亟待加強;其四,集成電路、軟件、關鍵元器件等核心基礎產業薄弱;第五,行業創新能力不足;第六,普遍服務壓力大;第七,結構性矛盾依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