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經歷過殘酷的廝殺競爭,熬過市場價格的嚴寒期,2014年,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終于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我們公司生產的PLC型光分路器芯片占全國市場份額50%以上,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光分路器芯片供貨商。”2014年12月22日,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吳遠大表示,“在國內三大運營商的系統中接近半數的光分路器芯片是我們生產的,目前大量的訂單已經排到2015年2月。”
抓住機遇,與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合作建項目
光分路器是光纖接入網的核心無源器件。近年來隨著國家寬帶戰略的實施,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電信運營商在普及光纖到戶中,已經全面采用PLC型光分路器,PLC型光分路器芯片市場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并且依然潛力很大。
之前,PLC型光分路器芯片市場一直被韓國、日本的企業所壟斷,產品價格也一直保持高位。在仕佳光子成立之初的2010年,每張晶圓的價格曾高達2200美元~2400美元。我國企業在這個產業中只是扮演封裝和加工廠商角色,利潤微薄。
要想與國外行業巨頭同臺競爭,并且立于不敗,必須“背靠大樹”。這棵“大樹”就是一流的技術。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葛海泉深諳此道理。經過一番努力,2010年,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以技術入股,共同在鶴壁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PLC型光分路器芯片項目。2012年3月項目投產,7月量產。如今包括吳遠大以及研發總監安俊明等十幾位公司人員都來自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
敢于競爭,逆勢而上擴大產能
在項目建設期間,日韓生產PLC型光分路器芯片的企業就開始降價,試圖以價格戰將仕佳光子扼殺在搖籃之中。“2012年年初每張晶圓的價格是1000多美元,等我們量產上市,價格下降到每張800美元。”安俊明回憶,“到了2013年,晶圓的價格一路跌跌不休,一度跌到每張200美元,跌得讓人膽戰心驚,這年公司賠了2000多萬元。”
在白熱化的價格戰和需求減少的雙重壓力下,日韓的一些企業逐漸無力應戰,先后退出市場。
大浪淘沙,堅持就是勝利。
“當時,我們有信心能扛過去!”安俊明說,“我們的信心就源自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流技術,產品性能完全能夠與國外企業相媲美,并且在運營成本、服務等方面也比他們更占優勢。”
正是在形勢嚴峻的2013年,仕佳光子依然在不斷加大投入,優化產品性能,擴大生產規模,逆勢而上、砥礪前行。
“2013年,公司的產能從每月幾百張晶圓擴大到每月1000張,2014年已經達到每月2000多張。”安俊明說,“只有上規模,才能降低單張晶圓的生產成本。”
適者生存,走出低谷,成為全國最大供貨商
憑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藝技術和對市場的把握,仕佳光子在競爭中挺了過來,成為國內唯一可以量產PLC型光分路器芯片的廠商。
到2014年上半年,日企已經基本全部退出中國市場,韓企也僅剩4家企業。
經歷過考驗的仕佳光子逐漸走出低谷,實力越來越強。芯片產能迅速膨脹——從2014年第一季度的35萬片/月提升到第四季度的90萬片/月,預計全年芯片產量630萬片,產值1.5億元,同比增長400%以上,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PLC型光分路器芯片供貨商,訂單也自2014年排到了2015年,并吸引了4家光纜企業在周邊落地。
今年,仕佳光子將根據市場供不應求的形勢,繼續擴大生產規模,使光分路器芯片銷售達到1200萬片/年,市場占有率達到全球50%以上,增強市場影響力,擁有話語權甚至定價權。
同時,公司還將繼續加大與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的合作力度,爭取在上半年將AWG(列陣波導光柵)芯片和VOA(可調諧光衰減器)這兩款高端集成芯片推向市場,進一步提升公司在核心芯片領域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