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據《光明日報》2月1號消息,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及中國科學報社等單位組織兩院院士評選的2014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于2015年1月31日晚揭曉。由烽火科技(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聯合國內多所高校參與的“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光傳輸基礎研究”(簡稱光纖通信研究“三超”)在成功入選,成為2014年我國光通信領域唯一入選的科技成果。
據了解,2014年9月,該項目成果通過國家“973”項目組驗收,首次實現一根頭發絲般粗細的普通單模光纖中以超大容量超密集波分復用傳輸80公里,傳輸總容量達到100.23Tb/s,相當于12.01億對人在一根光纖上同時通話,實現了我國光傳輸實驗在容量上的新突破。
網絡傳輸容量是衡量國家網絡承載能力和水平的關鍵性指標。據業內權威預測,到2030年,全球網絡數據流量、人均網絡數據流量都將比2010年增長1000倍,作為互聯網和通信網基礎的光傳輸網絡將不斷面臨承載海量數據的壓力,網絡擴容已經勢在必行。此次在國內首次實現一根普通單模光纖中在C+L波段以375路,每路267.27Gb/s的超大容量超密集波分復用傳輸80公里,實現了我國光傳輸實驗在容量這一重要技術指標上的突破,推動我國邁入傳輸容量實驗突破100T的全球前列。
本次“三超”實驗在成功刷新最新我國光傳輸最高記錄、推動我國光傳輸技術實現突破的同時,有效解決了“高階調制,高譜效率實現,非線性效應抑制”等超高速高譜效率超長距離傳輸系統的關鍵技術問題,為超高速超密集波分復用超長距離傳輸的實用化奠定了技術基礎,將為國家下一代網絡建設提供必要的核心技術儲備,也將為國家寬帶戰略、促進信息消費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