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下午,中國聯通研究院在京都信苑成功舉辦了 “CUBE-Net3.0 網絡創新技術論壇”之 “云光一體與開放光網絡”分論壇。中國聯通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唐雄燕博士發表致辭。他指出,CUBE-Net 3.0基于網絡為根基,是融合的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如何實現計算跟網絡融合,如何實現云光一體,如何提升光網絡的帶寬、速率、智能性與開放性,都是云網融合發展的重點。會議希望通過不斷地探討與碰撞,能夠使光網發展邁向新臺階。聯通研究院特邀上海諾基亞貝爾、海信寬帶和中信科等公司的專家針對云光一體化與開放光網絡專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首先,中國聯通研究院沈世奎博士在“夯實全光底座,助力網絡轉型”的主題演講中指出光網絡是CUBE-Net3.0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的底座,中國聯通將聚焦智能開放光網絡研究,探索在云網融合大背景下,如何推進云光一體化,充分發揮全光連接優勢,實現全光一跳入云和光云聯動,提供差異化的全光入云專線和云間高速互聯等高品質連接。最后,沈世奎表示,中國聯通將聯合產業鏈不斷技術創新,持續推動光網絡同時朝著基礎承載網和業務網發展,并進一步增強光網絡的智能化水平和開放程度,夯實CUBE-Net 3.0的堅實基座。
上海諾基亞貝爾IP與光網絡事業部副總裁張寒崢在“開放光網絡賦能云光融合”主題演講中,分享了諾基亞對光網絡的開放及其價值的理解,他指出,開放光網絡將具備大容量、靈活性、開放化、自動化以及可視化等核心要素,涵蓋開放設備、開放接口、開放合作和開放生態的開放時代已經到來。最后他分享了諾基亞在DSP、硅光集成和SDM超大容量傳輸技術方面的最新進展。
上海諾基亞貝爾 IP與光網絡事業部副總裁 張寒崢
青島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大偉分享了低成本可調激光器產業化進展及應用。他指出,單DBR可調諧激光器具有良率高、穩定性好和成本低等優勢,是城域邊緣低成本WDM應用的優選技術方案。海信寬帶和中國聯通研究院攜手聯合開發了符合G.698.4(G.metro)標準的10G及25G單纖雙向可調諧光模塊,已通過光模塊可靠性和穩定性驗證以及聯通組織的系統測試,即將應用于中國聯通CUBE-Net3.0的全光底座建設中。
來自于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彭智聰專家在“AI賦能光網絡”主題演講中,結合當前光網絡管控和運維面臨的挑戰,介紹了烽火光網絡涵蓋軟件平臺、管控系統和網元設備的“云、網、端”三級智能化協同解決方案;同時分享了烽火基于AI的光網絡性能劣化分析、智能故障溯源以及流量預測等場景在現網試點的相關情況。最后他展望了AI賦能光網的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彭智聰專家
當前我國正處于數字化加速進程中,在此背景下,中國聯通提出了CUBE-Net 3.0網絡創新體系架構,明確了網絡轉型的方向,聚焦云網一體,全面提升網絡競爭力,將與業界攜手共同打造云光一體與智能開放光網絡,推進云網融合,助力數字化轉型、國家“新基建”和網絡強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