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編輯:Debi)截至目前,臺灣光通信業九大廠商(上詮、前鼎、華星光、光環、眾達、聯鈞、臺通、波若威)均已公布今年7月營收情況。其中除華星光、聯鈞的表現搶眼外,余下均不盡如意,超過五成器件商環比6月營收下滑、同去去年下滑。臺灣光通信企業今年上半年合并營收同比去年均上漲,由此外界對第三季度開始的7月營收期待較高,如今業績公布難免令人唏噓,究其原因,小編也分析了一番。
7月營收漲勢大不如前
臺灣光器件商7月營收情況
7月營收同比增幅最搶眼的屬華星光無疑,單月營收2.63億元(新臺幣,下同),同比增長47.3%,環比增長4.53%。華星光今年一路走來順風順水,此前連續六個月營收同比均有不同幅度增長,7月營收增幅也是最顯眼的。而今年上半年華星光累計營收13.32億元,各領域營收比重為:EPON占25%,GPON占10%,光纖收發模塊代工占15%,云端的10G產品占15%,4G LTE相關產品占近30%,以及其他產品約5%。
臺器件商7月營收同比、環比增減情況
表現其次的是聯鈞,7月營收6.23億元,同比增長20.93%,環比微降0.64%,連續兩個月環比下降。聯鈞在光器件領域里,屬于上游業者,主要拿客戶指定的晶粒(chip)來生產光纖次模塊與模塊應用。聯鈞業務模式是代工,主力客戶是一級的光纖引擎大廠,因此一旦景氣穩定回升,聯鈞訂單通常都是正成長。代工企業如聯鈞這般發展也算很難得的了。
此外,前鼎7月營收1.09億元,同比增長2.82%,環比增長2.83%;此前有法人預估前鼎在今年第三季有機會挑戰首季獲利的高水平。前鼎是臺灣制造光收發模塊專業廠商,生產非插拔式、插拔式、雙向式及PON光收發模塊、以及光纖接頭、DVI及HDMI光纖線等。
眾達7月合并營收為1.56億元,創今年新高,但是增長幅度不及此前的預期,主要推動力在于4G LTE光收發模塊出貨續創新高。
余下的上詮、光環、波若威、臺通7月營收同、環比均下跌,僅除科納7月營收環比增長10.49%。
在歐美電信建設不停歇的催動下,以及臺灣4G建設的余熱中,臺光器件商7月理應旺季的初始,實際上表現并不如意,離此前預計的“迎接Q3旺季來臨”的說法距離更遠了。小編私以為或許由于臺灣4G進展并不太順利導致的,因此無源器件需求會相應減少,波若威等因此營收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