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7月24日,北京市上半年經濟形勢和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公布,北京市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上半年,全市累計上線大模型71款,占全國總量的四成以上。
北京市發改委高技術處副處長蔣海峰在發布會上指出,2024年上半年,北京市創新和高技術產業表現強勁,特別是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全市數字經濟的增加值同比增長7.8%,其中信息服務業實現增加值4944.6億元,同比增長12.4%,拉動GDP增長2.6個百分點。
在人工智能領域,北京市成功舉辦了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并發布了全球數字經濟伙伴城市合作倡議。此外,智源研究院發布了全球首個低碳單體稠密萬億語言模型;生數科技和快手發布了視頻大模型;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推出了“天工”機器人。抖音豆包和百度文心一言等產品也取得了顯著的市場成功,成為月活躍用戶千萬的明星產品。
北京市還發布了《關于加快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引領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推動了人工智能數據運營平臺的上線,并匯聚了一批高質量數據集。海淀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E級智能算力中心也已投入使用,全市智能算力供給規模超過2萬P。
今年上半年,北京新設綠色能源和低碳產業、商業航天和低空經濟、先進制造和智能裝備、新材料4支百億級產業投資基金,重點聚焦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和較好成長性的優質企業,更好發揮財政資金對科技創新和高精尖產業的引導支持作用。同時,制定了首臺(套)綜合性政策,形成了覆蓋全鏈條、各環節、多主體的支持政策體系。1-6月,兩批114個首臺(套)產品實現銷售額38億元,同比增長3.2倍。
北京市將繼續以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抓手,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重點將放在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與中國科學院等高校院所對接以及科學家服務機制的建立。此外,北京還將圍繞人工智能產業的前沿領域進行布局,推動高質量數據集的匯聚和應用,進一步鞏固北京市在全國人工智能創新領域的領先地位。
下半年,北京市計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精準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鏈的強鏈補鏈延鏈,市政府還將加快重點產業承載空間建設,支持中德產業園、中日產業園等國家級園區和產業集聚區發展,打造對外開放交流平臺,支持集成電路、新材料等重點產業建設一批標準廠房,有效降低企業前期投入成本,持續推動企業成為真正的科技創新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