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
//www.wwwhao6v.com
/site
/CN
/Search.aspx?page=1&keywords=%e7%a7%bb%e5%8a%a8%e8%bf%90%e8%90%a5%e5%95%86&column_id=ALL&station=%E5%85%A8%E9%83%A8" target="_blank">移動運營商<
/a>一面并不熱衷于主張全業務經營,另一面卻通過各種方式,開始了他們的全業務經營之旅。這應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這種不對稱進入固網領域的違規經營,只能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加劇惡性競爭,監管部門應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啟動中國電信業全業務經營戰略,打造四大全業務運營商,促進公平有效競爭,以實現中國電信業可持續發展。
據信息產業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止今年8月底,我國移 動電話與固定電話用戶數量已基本持平,預計9月份將超過固定電話用戶數。從業務收入上看,我國移 動通信業務增長明顯加快,而本地電話網業務和長途電話網業務發展相對減緩。
這似乎印證了坊間流傳已久的一種說法:當前固網運營商由于處境窘迫,所以亟需移 動牌照;而移 動通信正值高速發展期,因此移 動運營商對介入固網的心情并不急切。然而,據記者掌握的情況看,現實并非如此。
分業經營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電信競爭形勢的需要。為了保持競爭優勢,移 動運營商情不自禁地以形形色色的方式,直接或間接地進入了固網領域,展開了他們的全業務經營之旅。
據記者采訪了解,移 動運營商進入固網領域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一是未經許可,直接經營固定電話業務。根據信息產業部《電信網碼號資源管理辦法》,碼號使用者不得擅自改變碼號資源用途。但有的移 動運營商卻采用布放銅線電纜、安裝分線盒,利用移 動網碼號作為固定電話業務使用,公開經營固定電話。某地移 動運營商甚至將固定電話號碼寫入SIM卡,插入手機內使用。此外,信息產業部新近頒布的《電信業務分類目錄》指出,網絡元素出租、出售業務屬基礎固定電信業務。但據記者了解,在我國不少地方,移 動運營商正在大力推廣該業務。
為了規避網間結算費用,有的運營商在未取得專線經營業務許可的情況下,通過光纖或數字電路將移 動通信網與用戶小交換機直接相連,或將國內長途電話網話務經移 動網轉接,使移 動與固定網業務不經過互聯點即可實現互通。
二是超越經營范圍,業務界定名存實亡。根據信息產業部規定,固定長途直通業務只能作主叫,發起話務,不能作被叫接聽話務;并規定只能呼叫國內異地固定電話用戶、移 動電話用戶或進行國際電話呼叫,不允許使用該業務呼叫本長途編號區內的本地固定和本地移 動電話。但現在有的運營商以長途直通車名義經營的“IP超市”和IP專線電話普遍存在可以撥叫本地電話的現象,某地的專線用戶之間甚至可以直接相互呼叫對方。此外,信息產業部還規定,IP電話只能呼叫國內、國際長途,禁止通過IP電話呼叫本地網范圍內電話。但這些規定在許多地方已名存實亡。
三是突破業務對象定位,變相發展固定電話。在全國一些地方,有的移 動運營商擅自改變移 動公話、移 動商務電話用途,甚至將“移 動商務終端”安裝在私人住宅中。據業內人士介紹,所謂的終端固定的無線商務電話和無線公話其實就是固定電話業務,只是接入方式不同而已。隨著無線接入技術的飛速發展,有線接入方式在通話質量上已無任何優勢可言,而在接入成本上,有線接入卻遠高于無線接入。采用無線接入方式的商務電話和無線公話業務已經完全可以取代傳統固網運營商的相關業務。
用戶有需求,運營商就要想方設法去滿足。從這個意義上說,移 動運營商經營固網業務也是無可厚非,但在分業經營的政策框架下,違規經營不僅使政府的監管權威遭遇挑戰,也對固網運營產生嚴重的沖擊,造成市場競爭的不公平,并加劇了互聯互通問題的惡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國務院令第291號)第七條明確規定,國家對電信業務經營按照電信業務分類,實行許可制度,未取得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從事電信業務經營活動。信息產業部有關行政法規還對電信業務的碼號資源、資費管理等都作出了詳細明確的規定。
然而,在移 動運營商的上述種種行為之下,政府的監管權威正面臨尷尬的境地。雖然信息產業部和各通信管理局也對違規經營行為采取了一定的查處措施,但有的移 動運營商卻并不將之當回事,依舊我行我素,各種違規經營行為并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www.wwwhao6v.com
/site
/CN
/Search.aspx?page=1&keywords=%e7%a7%bb%e5%8a%a8%e8%bf%90%e8%90%a5%e5%95%86&column_id=ALL&station=%E5%85%A8%E9%83%A8" target="_blank">移動運營商<
/a>擅自擴大經營范圍給固網帶來了巨大的經營壓力。從信息產業部最新統計數據來看,不管是用戶規模還是業務收入,固網運營狀況與移 動運營相比都呈現較大劣勢,固網運營效益已明顯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這雖然一方面是由于固網業務被移 動通信大量分流,而更重要的原因還在于固網運營商還要面對移 動運營商的非對稱進入。
僅以資費而言,移 動運營商采用超低價格進入固網領域,已使許多用戶對固網運營商執行的由政府定價的固定電話資費標準產生了誤解,有的甚至還拒付話費,使固網運營商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此外,移 動運營商超范圍經營還激化了互聯互通矛盾,并引發了沖突。互聯互通是當前整治規范電信市場秩序工作的重中之重,國家正在努力采用多種“藥方”診治這一頑癥。但當前一些運營商愈演愈烈的超范圍經營嚴重地挫傷了固網運營商的積極性。一方面,移 動運營商隨意降價、違規進入固網經營,直接造成了網間話務量的急劇增加,加大了互聯中繼的配置難度;另一方面,由于
//www.wwwhao6v.com
/site
/CN
/Search.aspx?page=1&keywords=%e7%a7%bb%e5%8a%a8%e8%bf%90%e8%90%a5%e5%95%86&column_id=ALL&station=%E5%85%A8%E9%83%A8" target="_blank">移動運營商<
/a>采取各種技術手段規避網間結算,使固網運營商提供互聯互通的收益受到了進一步削減。
在電信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加強監管是必需的。而更重要的是,監管部門要順勢而為,盡快實現全業務經營,這既能讓移 動運營商名正言順地進入固網領域,而且也能緩解固網的經營危機,從而促進整個電信業健康發展。
移 動運營商的全業務經營現象進一步表明,電信監管在任何時候都不能缺失。為創造一個公平有效的市場競爭環境,監管部門應當加大查處力度,嚴厲打擊當前電信市場超越其經營范圍的種種違規行為,以維護一個正常的電信市場經濟秩序。同時,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分業經營的歷史局限性和全業務經營的必要性。
//www.wwwhao6v.com
/site
/CN
/Search.aspx?page=1&keywords=%e7%a7%bb%e5%8a%a8%e8%bf%90%e8%90%a5%e5%95%86&column_id=ALL&station=%E5%85%A8%E9%83%A8" target="_blank">移動運營商<
/a>的種種違規行為實際上也從側面上表明全業務經營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固然,在以“破除壟斷,引進競爭”為主要特征的中國電信業改革初期,分業經營對電信業發展發揮了巨大歷史作用,促使新興運營商迅速成長起來。而如今電信業已發生滄桑巨變,在新的歷史時期,分業經營正在日益成為電信業持續發展的一道障礙。
不可否認,移 動運營商的全業務經營是違規的,它直接造成了電信競爭事實上的不公平。但也有其天然合理的一面,它畢竟預示著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電信監管要與時俱進,要用發展的眼光解決前進中出現的問題,順勢而為,盡快啟動全業務經營戰略,以保障公平有效的競爭,促進電信業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