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在無線生態系統中,我們經常看到關于中國在5G私有無線和企業5G領域取得巨大進展的報道。《Fierce Network》想知道:為什么中國在這方面遠遠領先于其他國家?
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5G的應用案例令人失望,正如最近一份《Fierce Network Research》報告所述。但中國正在迅速推進,在采礦、鐵路網絡、港口和制造業等各個行業中廣泛使用5G。
Dell’Oro Group的副總裁兼分析師Stefan Pongratz表示,最重要的是,中國的5G發展得益于政府設定的自上而下的目標。
Pongratz舉例說:“比如在工廠方面,他們的目標是到2027年實現1萬家5G賦能的制造設施。而目前他們已經完成了大約4000家。”
然而,這種目標在權威政府的領導下更容易實現——政府讓“跳”,大家就問“跳多高”。
相比之下,在民主國家,政府可以鼓勵發展5G私有無線和企業5G,并可能提供激勵措施,但市場最終會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Pongratz還指出,中國企業5G的投資回報率并不總是很高。然而,企業和運營商被要求達到政府設定的目標。
在西方國家,更多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方法,這需要更長的時間。“歸根結底,必須有一個商業案例來證明其合理性。”Pongratz說道。
為什么沒有商業案例?
Pongratz解釋道:“如果你去問企業為什么沒有部署私有無線網絡,他們會說:‘我們有Wi-Fi,而且它運行得很好。我們不知道為什么要為私有蜂窩網絡投資,因為Wi-Fi可以處理超過95%的使用場景。’這就是問題的核心所在。”
服務提供商與設備供應商
《Fierce Network》還對誰在私有無線網絡領域賺得最多感到好奇。
根據Dell’Oro Group的一份新報告,2024年底私有無線RAN(無線接入網)收入超出預期,同比增長超過40%。Dell’Oro將2024年私有無線RAN領域的前三名供應商排名為諾基亞、愛立信和三星(不包括中國供應商)。
然而,今年1月,Gartner的一份報告在其“4G和5G私有移動網絡服務魔力象限”中將一批服務提供商列為“領導者”,而一些大型設備供應商則被歸為“挑戰者”。Gartner解釋稱,其魔力象限旨在幫助企業找到最能幫助它們的公司。
Gartner分析師Sylvain Fabre表示:“魔力象限是從企業的角度撰寫的,因此我們試圖解決它們在做采購決策時的需求。”
他說,許多對企業私有無線網絡感興趣的企業首先會聯系他們的服務提供商。“他們實際上認識這些服務提供商,所以這是他們自然會想到的合作伙伴之一。他們不一定了解電信設備供應商,因為這不是他們通常打交道的對象。”
當被特別問及誰從私有無線網絡安裝中獲得了最多的收入時,Fabre表示:“從金額上看,可能是那些大供應商,因為他們的設備通過很多人銷售。”
事實上,這也是為什么Dell’Oro專注于大供應商的原因,因為他們的設備直接賣給客戶,也通過服務提供商間接銷售,因此他們的收入最能反映整個私有無線市場的增長。
Dell’Oro報告稱,2024年私有無線網絡收入占全球RAN總收入的3%到5%,這一數據包含了中國市場。雖然這一比例看似不大,但Pongratz認為其意義不容小覷。他表示,相關收入終于“突破了背景噪音”,開始顯現出真正的分量和重要性。
頻譜差異
私有無線網絡在美國并不是一個熱門話題,直到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在2020年拍賣了公民寬帶無線電接入(CBRS)頻譜。一些企業購買了CBRS許可證,但許多其他企業開始使用CBRS共享頻譜的未授權頻段。自此,CBRS點燃了美國的私有無線網絡行業。
Pongratz表示,CBRS絕不是“小錢”,它是美國大多數私有無線網絡使用的頻譜。但他也指出,在某些情況下也會使用毫米波頻譜。
在其他使用私有無線網絡的國家,頻譜安排有所不同。例如,Fabre提到,德國以及一些歐洲和北歐國家已經分配了專門用于工業用途的頻譜。
“中國的方式不同,”Fabre說,“他們實際上并沒有分配專用頻譜。公共5G網絡覆蓋很好,而且有很多工業網絡利用公共無線網絡。”
他解釋說,中國的私有網絡可能通過網絡切片從公共網絡中創建出來。或者,企業可以使用公共網絡,并通過專有設備列表訪問私有網絡——類似于用密碼登錄Wi-Fi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