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凱鋒
3G也許是當下最熱的話題,但11月26日,在“中國IPv6應用服務研討會”上,信息產業部專家雷震洲表示,對中國來說,IPv6也許是比3G更重要的一次機遇。此次研討會透露了一個重要消息:中國已經著手籌建世界上最大的IPv6商用網絡,而這個網絡在設計之處就將融合因特網、無線網以及移動通信網,預計2005年底將建成全國IPv6的核心網絡。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全球IPv6論壇主席Latif Ladid以及日本IPv6高度推進委員會執行主席江崎浩一致認為,中國將成為推動全球IPv6發展的強大引擎。
中國籌建最大IPv6商用網絡
IPv6的全稱是“因特網協議第六版”,于五年前確立框架標準,目前的IPv4是32的編碼,只能產生約 43億的IP地址,而美國占據了其中的約70%,目前其他地方的地址已經出現逐漸開始枯竭,由于中國和印度人口眾多,互聯網發展迅速,分配到的地址又少(中國只有3000萬IP地址),亞洲地區預計2~3年內IP地址即將出現危機。IPv6則是128位的編碼,能產生2的128次方個IP地址,可以給地球上每個人提供約2000個IP地址,其資源幾乎是無窮的,而且其安全性也將大大提高。從長遠來看,IPv6代替IPv4是必然的趨勢,但是大規模從IPv4升級到IPv6的時機一直都在爭論不休,但從此次研討會上看,大力發展IPv6的時機已經成熟。
據不久前當選為全球IPv6論壇理事的天地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劉東介紹,今年8月,中國對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CNGI)項目進行了公開招標,幾大運營商都投注了極大的熱情,中電信、網通聯合中科院、中移動、聯通、鐵通以及賽爾網(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六家運營商將參與建設CNGI。
全球IPv6論壇并非是IPv6標準的指定機構,IPv6的標準由IETF指定,IPv6是一個產業聯盟,目前有3名美國理事、2名歐洲理事、一名日本理事和一名中國理事。
據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在26日上午的報告中表示,CNGI是有包括信息產業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和中國工程院在內的8個部位聯合發起并經過國務院批準啟動的,表明了中國政府對以IPv6為基礎的下一代網絡建設的重視和支持。
目前日本在IPv6網更多的是固定網,美國啟動的耗資300億美元的IPv6網絡的計劃目前只是限于軍方使用,而歐洲的IPv6的發展更多的還停留在實驗室里,而中國的CNGI則一開始定位于商用,各大運營商的介入,預計將大力推動IPv6的商用化進程。
據介紹,CNGI項目目前尚未實質啟動,但即將成立一個專家委員會領導這個項目,到2005年將建成覆蓋全國的商用IPv6核心網絡,以及接入網絡和應用網絡,而各個運營商之間也將優勢互補,政府將在其中起到一個牽引指導的作用。
中國的IPv6機會
在IPv4時代,美國是無可爭議的霸主,美國的IP地址足夠分配給每個美國人10個,美國對于IPv6的態度一直并不熱衷實際上也是因為如此,而在向IPv6的進化的過程中,整個互聯網的格局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中國無疑將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全球IPv6論壇主席Latif Ladid表示,美國的因特網發展很久,積累了太多舊的東西,而歐洲的無線網絡十分發達,在多網融合的IPv6時代,這些都可能成為其發展的累贅,而中國的因特網、無線網、通信網在技術上都是比較新的,因此發展IPv6起來相對比較容易。Latif Ladid同時認為,中國信息產業的領導都具有十分深厚的技術實力,對于IPv6的發展有清晰的認識,而中國也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這些都為中國發展IPv6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即將開始的CNSI項目無疑將對全球的IPv6的發展提供極大的參考價值。 即使日本的IPv6發展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日本IPv6高度推進委員會執行主席江崎浩同樣更看好,中國在IPv6時代的機會。江崎浩認為,日本雖然發展IPv6比較早,但是由于日本電信行業的機制,更多的是發展IPv6的固定網絡,對于無線和通信網絡涉及較少,而且日本的企業比較保守,他們會把日本國內的市場挖掘得十分透徹,但是國際市場的開拓精神不夠,而中國在開始發展IPv6之初,就預見了各個網絡之間的融合趨勢,采取 “革命性的理念”,制定了更為合理的策略,因此中國的前景無疑更好。但是與Latif Ladid的觀點不同,江崎浩認為美國將繼續領跑IPv6時代,他認為美國的軍用技術轉為民用十分成功,實際上因特網本身也是如此。而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和設備制造地。
由于中國等亞洲國家在IPv6上的積極態度,以及一些恐怖打擊的刺激,美國對于IPv6的態度已經有了一個極大的轉變,從學術界到政府都熱衷IPv6起來。2003年6月,美國國防部正式提出在美國軍方正規劃實施的“全球信息網格”(Global Information Grid,GIG)中全面部署IPv6的重要政策。這個計劃表示,到2008年,在整個美國軍方的網絡之間將全部完成向IPv6的過渡,預算達到300億美元。
你準備好了嘛,IPv6?
技術不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決定力量,市場需求才是決定因素,中國市場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即將到來的IPv6時代?IPv6還有什么“殺手級”的應用呢?對此,江崎浩認為,IPv6到IPv6的過渡并不應該是考慮IPv6能帶來什么IPv4沒有的功能,而是更多地應該考慮IPv6帶來的“量級”和“安全”,從日本的經驗來看,VoIP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應用。
Latif Ladid表示,從因特網發展的經驗來看,技術研究和網絡實施本身就需要一個過程,現在對于IPv6來說,時機已經十分成熟。目前Linux系統對于IPv6的支持十分理想,而微軟的Windows XP、.NET都已經全面支持IPv6。
日前,中日韓加強了在Linux操作系統方面的合作,作為一個課題,其中也包括了IPv6。江崎浩認為,在以后的發展中,如果能在政策和觀念上取得一致,中、日、韓將是一種合作競爭(Cooptive)的關系,將互相促進發展。
劉東表示,CNGI運營商的加入將會加快IPv6的商用過程,而且2008年北京奧運會也將大大推動IPv6的發展。
但江崎浩也警告說,以日本發展IPv6的經驗來說,這將不是一個一帆風順的過程,政府的牽引作用十分重要,但政府并不應該僅僅提供預算資金,還需要制定具體的目標,這樣政府和企業才能很好地合作,才可能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