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光纖零件供應商,
光通訊和通信測試領域巨頭之一,
JDSU經過20余年的發展,逐步成為全球光電企業的龍頭老大,業務范圍包括通信和商用
光器件,通信測試(固網、無線)和
光學應用等。
JDSU在亞洲建立了北京,深圳和新加坡三個研發中心,銷售和服務部門分布在亞洲的11個國家和地區,并與5個主要的代工企業合作生產。那么光通信領域的老大,企業的信息化系統是不是也在他的發展道路上給予了很大的支撐呢?近日,
JDSU公司的亞洲IT總監楊連臣先生在接受采訪時分享了IT在
JDSU是如何推動業務創新,為企業的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JDSU公司比較早的完成了主要的基礎架構和業務系統,現在主要是持續改進和推廣。目前主要的信息系統有ERP(Oracle);BI(Hyperion+OBIEE);PLM(Agile);CRM(SiebelonDemand);SCM(Demantra);門戶/協作網站(SharePoint);互聯網門戶(SharePoint)和電子商務(定制開發);統一溝通平臺(Lync);郵件系統(Exchange)。而在基礎架構中沿用的NetApp的存儲,cisco的網絡和HP的服務器。
楊連臣表示,通過信息化建設能夠使得原來的流程規范,固化和優化;同時能夠提高公司的運作效益,這些最終會反映到庫存和現金流的周轉率;而且企業的信息安全的得到了更加全面的保障,重要的是薩班斯法案合規,還極大地提高了員工的合作效率。
JDSU向來推動業務創新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首先,從組織架構上確立的了與業務/財務部門專職的流程/系統分析員(BPA/BSA)。以生命周期的模式管理流程,并很好的與系統向結合。其次,通過跟蹤和挖掘新技術的應用,進行創新和降低成本。一個的例子是微軟Lync的推廣,很好地解決了員工移動辦公/及時通訊/協作的需求,同時節約了通訊成本。最后,建立了跨部門的創新/寫作平臺-正在探索群體創造的模式。
JDSU的信息化建設會涉及到各個方面,比如財務、銷售、采購、庫存、設備管理等多個方面,這樣就會涉及到不同的信息系統,那么這些系統在
JDSU是如何有效地集成的呢?楊連臣對此表示,首先選擇業界先進的ERP系統(我們用的是OracleEBusinessSuit),這樣的平臺對主要的企業業務管理流程提供了相對集成的解決方案。其次對于邊緣性的業務系統盡量地的企業架構下進行相對的標準化--比如我們一些系統選用微軟的(Exchange,SharePoint)。最后對需要接口的系統,在企業信息系統架構下采用標準的接口(中間件)。
在信息系統實施的過程中,
JDSU遇到的主要的困難是用戶行為習慣的改變對新系統和流程的接受。對于這個困難,
JDSU首先分析用戶工作中的問題,以此為突破口來解決困難;而且要做到提前與之溝通,使之能夠接受,并開始培訓及后續跟蹤;當然取得領導層的信任和支持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成功的選型是信息化項目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我們應該把信息化投入看成投資而不是消費。
JDSU首先看重企業的商業模式定位。不同的行業和商業模式有不同的系統需求;再者與企業的發展階段和戰略要一致;同時還要看一下本行業中其他同仁的使用情況,作為參考;要重點的考察軟件系統產品的升級/定制/支持以及跟蹤業務解決方案的能力;產品的技術路線是否是主流的,也是重點關注的一個方面,很偏僻的技術會造成后續維護和支持的問題。最后還需要與主要用戶進行全方位考察。
庫存量的優化往往是一個企業資金利用效率的反映,很多的企業所追求的“零庫存”實際上也就是對于資金周轉率的最大追求,使資金得到最大的增值。
JDSU庫存量的優化是綜合運營的指標,首先加強了銷售預測的準確性;而且縮短產品制造周期,減少WIP量;要優化庫存管理,首先可以建立虛擬倉庫,引入供應商管理庫存,采取信息技術加強預測,加強生產和庫存管理的準確性。
楊連臣認為,要增強企業的應變能力,關鍵就是企業供應鏈要穩定、通暢與高效率,首先要與上下游供應商和客戶建立戰略合作機制,實現信息互通;第二步要加強供應商的管理-能力開發和質量管控;第三步要依照業務連續性的目標,建立了公司內/外部的備份方案;最后加強物流服務質量,實現物流和信息流的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