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融合不出預料地在2012年沒有掀起波瀾。本周有消息稱,中國廣電在今年年內掛牌成立已無可能,目前中國廣電尚無明確的掛牌時間表,正式掛牌將可能遙遙無期。同時也意味著國務院在2010年年初設立的三網融合試點階段(2011-2012年)目標未能實現。三網融合探討、爭論、嘗試了這么多年,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推進一直沒有出現,說到底的根源是廣電作為第四大運營商參與電信業的勝算幾乎沒有,因此,三網融合真正合適的競合市場缺失是主要障礙。
早在2010年年初,國務院下發的《推進三網融合的總體方案》明確提出,中國將在三網融合試點階段(2010-2012年)內組建一個國家級實體,作為有線電視網絡參與三網融合的市場主體,并采取包括國家投入資金在內的多種扶持政策。因此,今年12月被業界一直期待為廣電全國整合完成和市場化主體成立的重要時間點,現在看來,這個期待可能落空。究其原因,廣電全國市場化改造困難限制了其全國市場主體的成立。廣電長期以來采用“四級辦電視”的體制,各地廣電企業資產權屬復雜,所涉及的利益主體也就更加復雜,這直接導致市場化改造難以立竿見影,中國廣電掛牌時間一拖再拖也就成了必然。
事實上,中國廣電在何時掛牌并不重要,關鍵是中國廣電在掛牌之后要真正成為一個可以與三大運營商正面競爭的市場主體,這在當前和今后很長時間內都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中國廣電切入電信業務市場的資本是財政部撥出的45億元啟動資金,無論是用于網絡建設還是全國市場鋪墊,都難有大作為。電信運營商的寬帶戰略投資是幾千億級的,3G投資也是幾千億的。盡管目前已上市廣電網絡公司市值超過350億,全國有線網絡的總資產評估值過千億,但相對年收入過萬億的電信業和數千億的互聯網業來說,中國廣電毫無勝算把握。
在此背景下,廣電對電信業的了解幾乎為零,與之正面競爭更是無從談起。與此同時,三大電信運營商面向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融合業務創新在2012年經歷了一個高峰,加上終端的配合推進,2012年,電信業的融合業務發展頗受矚目。三網融合所描繪的發展前景在目前的電信網絡上大部分都已經實現,這給廣電進入電信業帶來更大壓力。2012年,超過95%的中國網民通過網絡看視頻,移動視頻用戶激增,視頻成為中國互聯網第一大應用。一度競爭白熱化的視頻網站回歸理性,從爭奪渠道轉為打造產品,通過購買、自制內容尋求差異化發展。這些,在倫敦奧運會期間尤為突出。傳統廣電的轉型也隨之更顯迫切。
三網融合在當前真正缺失的其實就是廣電本身,那么進入電信業,廣電究竟勝算多少?當前電信業3G發展如火如荼,但是競爭也更趨白熱化,拼成本的競爭雖然沒有上演大打出手的惡性競爭,但是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也意味著廣電進入電信業的盈利前景在收窄,在這種背景下,廣電全面進入電信業與運營商競爭無異于以卵擊石。因此,與其在寬帶和3G領域進入電信業,不如著眼于電信業的未來市場,下一代寬帶互聯網和4G是最好的切入點,引導廣電進入這些市場不僅避開運營商鋒芒,而且避免重復建設,提高國家通信網絡轉型升級的成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