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商務部發布了“2014年第17號”《關于對原產于日本和美國的進口光纖預制棒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的公告》,對原產于日本和美國的進口光纖預制棒進行反傾銷調查。此次反傾銷調查的申請是由長飛光纖、亨通光電和富通集團于2014年1月22日提交,傾銷調查期為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商務部啟動光棒反傾銷調查,側面表明了監管層支持光通信產業發展的態度:商務部在2002年和2009年已進行了兩次光纖反傾銷調查,并對美、日、韓等國的光纖廠商征收傾銷稅,避免了全球光纖供求關系失衡對中國地區光纖價格的沖擊,保障了中國光纖產業的健康發展。光棒作為光纖產業鏈的最上游,不僅代表了整個產業的核心技術,且在產業鏈中的利潤占比超過70%,是產業鏈的重心所在;因此,光棒反傾銷調查將極大改善整個光纖產業的市場環境。此外,商務部頻頻針對國外光纖企業展開發傾銷調查,也側面表明了其支持國產光通信企業發展的態度。
國產光棒廠商崛起,反傾銷望改善光纖產業市場環境:我們認為,一旦商務部認定相關國家構成事實反傾銷,將對整個光纖產業帶來正面影響。具體而言:1、中國地區是全球光棒需求量最大的國家,但由于技術原因及產能限制,在2013年之前都極度依賴進口,進口量超過年需求量的50%;2、經過3年的發展,中國本土企業已經具備了光棒的研發和產能擴張的能力,反傾銷行為有望擴大國產光棒的需求空間,從而為相關廠商帶來成長空間。
光棒企業盈利望顯著提升,同時光纖價格也有望在后續走高:我們判斷,若此次反傾銷認定成立,將有效提升光棒企業的盈利能力,并有望在中長期推高光纖價格。具體而言:1、若對日本和美國進口光棒的反傾銷行為得到認定成立,則進口光棒價格必然出現大幅度提升,從而推高整個光棒市場的價格水平,使得國產光棒廠商的盈利能力出現明顯提升;2、光棒作為光纖光纜的上游原材料,其價格提升必然傳導到下游最終產品,有望最終推高光纖價格。總體而言,光棒企業將成為反傾銷調查的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