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近年來,伴隨智能手機的崛起及動畫發布、社交網絡等的普及,通信業務呈現爆炸式增長。為了實現這種高度信息化社會,需要實現超高速、大容量傳輸。
為了實現超高速大容量傳輸,要加速引進光數字相干傳輸方式,這就需要提供光學元件和終端設備。另外,光設備也需要做到小型化及高功能化和低成本化,為滿足這些要求,需要擺脫之前PLC的設計限制,進行創新性技術開發。
這次,古河通過變更構成PLC的石英系玻璃的組成,開發出芯和包層之間的相對折射率差得到大幅提高的超高ΔPLC技術,芯片大小與之前產品相比達到原來的不足1/10,成功實現小型化。通過本次開發,可進一步實現電路的高密度集成。
作為基礎的超高ΔPLC技術,去年7月份在京都舉辦的光通信相關國際學會OECC2013上榮獲Best Paper Award獎,今后預計推進實施包括模塊化的實際驗證試驗,同時進一步提高質量。
原來的PLC是通過在芯部位添加GeO2,且提高包層部位的相對折射率,將光鎖入并搬運到芯內部。 為了實現電路小型化和高密度集成化,需要增加GeO2的添加量,提高芯與包層部位的相對折射率并強力鎖入光。但是,如果增加GeO2的添加量,玻璃結構就會變得不穩定,從而會發生生產和質量上的問題。
因此,本次開發了通過向芯中添加折射率較大的ZrO2使相對折射率差達到5%以上的超高ΔPLC,適用于相干混頻器,結果與原來產品相比,達到了原來產品的不足1/10,成功實現小型化。據此,可進一步實現相干接收機的小型化。
作為下一個開發階段,要使本次開發的超高ΔPLC技術適用于實際光設備。推進包括模塊化的實際驗證試驗,同時進一步提高質量,為實現新一代高速光通信網絡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