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華為副董事長兼輪值CEO胡厚崑在第14屆慕尼黑經濟論壇發表演講,分享了華為的創新理念。他指出,要想取得良好的創新成果,企業必須堅持長期研發投入。
“創新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短跑。”胡厚崑表示。自創立之初起,華為就堅持把至少年銷售收入的10%投入研發。2014年華為研發投入達66億美元,同比增長近30%,占2014年銷售收入的14%。
“創新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并已經成為華為‘基因’的一部分。”胡厚崑說,“我們全球170,000多名員工中有將近一半是研發人員。過去10年,華為研發投入累計超過300億美元。”
在創新上的持續投入為華為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截至2014年底,華為累計獲得專利達到38,825件,其中90%以上為發明專利。根據聯合國機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報告,華為2014年申請國際專利3442件,在全球企業中排名第一。
胡厚崑表示,除了長期堅持研發投入,成功的創新還應該聚焦客戶需求,并且積極與客戶和行業合作伙伴一起聯合創新。
“客戶需求是創新的驅動力和目標。”胡厚崑說,“客戶的成功是創新的最好回報。”在華為,一切創新活動都聚焦在客戶當前的和潛在的需求上。他舉例說,華為拓展歐洲業務時,歐洲運營商希望基站能占地更小、安裝更方便、更加環保省電、覆蓋效果更好,華為因此在全球首次提出了分布式基站理念,大大降低了運營商部署基站的成本,這個創新成果目前已經被行業伙伴廣泛采用。
胡厚崑認為,企業不應唱“獨角戲”,要積極與客戶和行業合作伙伴一起聯合創新,善于利用全球優質資源尤其是全球不同地方的優秀人才,創建有利于創新的生態環境。目前,華為在全球設立了16個研究所,與客戶建立了31個聯合創新中心。近期華為宣布成立了歐洲研究院,協調華為分布在歐洲八國的18個研究機構的工作,主要聚焦于新一代網絡技術研究。華為還與眾多歐洲領先公司和研究機構進行廣泛合作。
慕尼黑經濟論壇由寶馬基金會與慕尼黑經濟研究所聯合舉辦。來自德國、法國、意大利、捷克、克羅地亞等國政府官員,以及來自歐盟委員會、歐洲政策研究中心、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瑞銀集團、《經濟學人》雜志、《金融時報》等機構的專家學者、媒體記者出席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