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今年關于云計算、數據中心的話題持續火爆,互聯網流量高速增長的需求推動下,三大運營商、互聯網公司和IDC專業廠商不斷加碼數據中心建設。僅中國電信在IDC領域建設了超過330個數據中心,中國聯通則公布了覆蓋全國的 “M+1+N”數據中心建設規劃,建成后總機架數將超過32萬,具備400萬臺服務器的承載能力。數據中心里面小小的光器件,想必很難引起大佬們的注意。但是數據中心的光傳輸、互連,光器件的作用十分重要。光子集成技術,作為數據中心光互連、以及整個通信業發展非常關鍵的技術,中國的儲備是相當薄弱的,對中國未來的通信能力和信息安全保障可能構成隱憂。
三月份中美之間發生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糾紛。美國商務部翻出一樁舊案制裁中興,限制中興采購美國的元器件、芯片產品。在雙方努力下很快達成了階段性和解,但這次貿易糾紛讓中國人認識到了美國在通信底層核心技術領域的強大,中國必須加快發展自己的核心技術,擺脫對國外供應商的依賴,在對外貿易的游戲規則中爭取到足夠重的砝碼。
躺槍的美國供應商包括正在等待上市的硅光子集成新貴Acacia。相關數據顯示,中興的采購占到了Acacia銷售額的25%,而該公司2015年銷售額超過了2億美元。對單一器件廠商采購規模如此之大,原因在于該公司應用于100G等高速領域的光子集成器件,國內并沒有多少同類產品可以競爭。以中興和華為對光通信產業鏈的掌控力來看問題不大,但作為國家競爭力就值得擔憂了。
一位資深行業人士曾對筆者表示,擁有光子集成技術不只是去贏得某一個產業市場的手段, 而是一個國家要擁有戰略性技術競爭能力必須要做的事情。的確如此。盡管華爾街對Acacia的IPO不感冒,但美國政府已經“越廚代庖”,在2015年7月投資6.1億美元成立了集成光子學創新機構AIM Photonics——由美國國防部監管。
該機構的目標是將制造商,材料提供商,軟件提供商,用戶和研究者等組織起來,促進各方合作,打造一個標準化的集成光子平臺,方便技術擴散。成員包括Acacia、IBM、Infinera、Intel、JuniperNetworks、TEConnectivity等在光子集成領域領先的公司,一共有124家。
美國已經在通信底層核心技術領域領先世界,該機構的成立毫無疑問將加速美國在光子集成領域的創新,加大技術領先優勢,體現出了長遠的戰略眼光。其他發達國家也有一些類似機構或項目,例如日本PECST,英國技術與創新中心計劃,比利時歐洲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等。
在中國,還沒有國家層面的光子集成研究機構,研究主體是通信廠商、研究所和高校,例如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華為和IMEC的合作研究,光迅科技的光子集成研發項目等。以美國為標桿,中國在基礎技術領域還需要做的更多,光子集成中國已經落后太多,坐視無疑將失去追趕的資格。一方面,中國要投入更多資金到核心技術研究領域,另一方面可以考慮從政府層面組織成立類似機構,加快技術研究和技術擴散,推動整體基礎技術能力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