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據來自中國聯通的官方消息顯示,中國聯通“大有效面積光纖”(國際電信聯盟(ITU-T)標準代號為G.654E)光纜陸地應用工程項目,在新疆哈密-巴里坤和山東濟南-青島分別通過驗收。這標志著中國聯通在全球電信運營商中首家部署的新型“大有效面積光纖”光纜試驗取得初步成功。
上個月西古光通總經理宋海燕博士曾透露,新疆哈密-巴里坤段已經通過了中國聯通驗收。西古光通是新疆哈密-巴里坤的光纜應用集成商,承擔了光纖入廠檢測、套塑、成纜、護層生產及檢測工作。
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網絡技術研究部主任王光全表示,從OSNR和FOM來看,增大光纖有效面積、降低光纖衰減系數,是提升系統傳輸性能和延長系統傳輸距離的主要手段,也是當前新型光纖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
新型光纖中,大有效面積光纖此前應用于海纜通信系統,尚未應用于陸地。王光全指出,經過實驗室測試,采用大有效面積光纖增加入纖光功率,可以延長傳輸距離并明顯提升系統傳輸性能。而業內針對400G和1T網絡的實驗室測試中,基于現有光纖(G.652和G.655 )實現的系統無電中繼傳輸距離較短。
據了解,G.654光纖用于海纜通信系統,分ABCD四個子類,2013年7月業界開始討論適用于陸地的G.654E類,預計在2016年9月完成標準,并根據中國聯通文稿在MFD、色散系數、PMD、宏彎、光纜衰減系數、截止波長等參數方面達成了共識。此外2015年底中國聯通牽頭在CCSA開始標準化工作,預計2017年完成。
2015年,中國聯通攜手國內外主流光纖光纜供應商開展G.654E光纖的現場試驗,以架空和管道方式在新疆及山東建設了采用G.654E光纖的兩條干線光纜,線路分別穿越沙漠戈壁、高寒雪山和高速公路通信管道,主持針對新型大有效面積光纖的惡劣環境適應能力、施工安裝和維護保障技術等方面進行了專題研究,并于2016年6月順利完成工程項目和技術研究驗收。這個全球領先的工程研究項目備受國內外業界的高度關注,得到了各領域專家和長飛、烽火、康寧、OFS、住友(富通)、亨通、中天、西古等光纖光纜供應商的全力支持,展現了中國聯通卓越的技術研究和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