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繼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爭相布局量子通信產業后,中部城市——武漢殺入。
11月22日,《量子保密通信“武合干線”項目框架協議》、《武漢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網項目合作框架性協議》在武漢簽署。
其中“武合干線”是國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干線”項目的首條商業延伸線,該線路將成為量子保密通信服務與長江中游城市群和建設武漢城市圈節點的基礎工程。
至此,多地參與量子通信產業布局,量子通信的產業化和規模化應用又向前一步。
明年武漢接入京滬干線
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干線”項目2013年經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復立項,項目全長2000多公里,將連接北京、濟南、合肥、上海等地的城域量子通信網。武漢接入后,意味著武漢跟華東地區的信息交流安全度提升。
其中,合肥至上海段剛于近期開通,途經合肥、滁州、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上海等11個中繼站,全長712公里,是目前全球已開通的最長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絡,將為長三角地區的金融、政務等行業提供高安全通信服務。
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透露,到2016年底,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絡北京到上海的線路會完全開通。
據《長江日報》報道,按規劃,武合干線2017年底接入國家京滬干線。項目的實施將助力武漢進入量子保密通信國家戰略規劃,搶占量子通信產業發展的有利位置,打造中部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重要樞紐中心。參與建設的企業包括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
《武漢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網項目合作框架性協議》中提到的“武漢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網,將建設包括金融、政務、數據中心的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網,提升武漢政務、金融等網絡信息安全度。
各地競相布局量子通信
2016年以來,量子通信的概念在資本市場一直熱度不減。
地方政府的熱情也很高漲,浙江、山西、江西等地區將量子通信保密干線建設作為“十三五”期間的重要規劃。其中浙江、安徽以及上海等地,相對武漢的布局要早很多。
一家落戶杭州的量子信息企業中層告訴記者,浙江對于量子信息產業重視程度極高,為引進他們企業,提供了非常好的環境和條件。
2015年初,浙江省一位副省長即強調努力把浙江打造成量子通信研發和產業化重要基地。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團也跟中國科學院在量子信息方面發起合作。
2016年3月,在全國兩會上,記者在旁聽全國人大浙江代表團小組討論發現,量子通信成為當天下午小組討論最熱門的議題,浙江政企界人士對相關信息敏感度極高。
2016年6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將積極建設“京滬干線”量子通信工程,推動量子通信技術在上海、合肥、蕪湖等城市使用,促進量子通信技術在政府部門、軍隊和金融機構的應用。
長三角量子信息布局,更成為資本關注的熱點。10月份,記者到杭州采訪,全球第一條量子保密通信商用干線“滬杭干線”的開通儀式座無虛席,諸多長三角地區政府、企業和相關投資機構來了解學習。干線建設方表示,該項目拉開了量子通信商業化應用的序幕。
現場一位浙江科技部門公務員告訴記者,他們主要想了解量子通信在政務數據安全方面的作用,政府對該領域的關注度極高。
2016年開始,全國各地競相布局,武漢也在爭取進入量子保密通信國家戰略規劃,政府方面的行動從2016年初開始,企業積極性也很高。
武漢光谷光電信息產業聯盟秘書長楊春華告訴記者,年初他們就開始籌備發起總規模達10億元的“雙肇量子通信產業投資基金”。相關資金基本到位,至于基金何時成立,目前仍走相關流程。
武漢市長萬勇在年初也表態,推動量子通信項目,是武漢市爭取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布局的重要手段,對武漢市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按照萬勇的要求,市直有關部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要高度重視,積極爭取將量子通信項目作為武漢市創新改革重大事項,向國家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