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互聯”逐步實現的當下,“萬物互聯”發展條件基本具備,智能制造、智慧農業、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車聯網、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的物聯網應用迎來發展機遇期,物聯網時代正在到來。
萬物互聯時代來臨 物聯網芯片成群雄必爭之地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發展瓶頸顯現,眼下正迎來物聯網時代,更多的聯網設備將是各類智能終端,包括攝像頭、冰箱、種種傳感器……據前瞻《中國物聯網芯片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分析報告》預測,到2020年,物聯網將成為一個價值1.46萬億美元的國際市場。華為、IBM、微軟、谷歌、思科、GE等17家巨頭角紛紛逐物聯網市場。
2月3日消息稱,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日前成功研發出首款內置eSIM卡的2G芯片C216B。作為一款為物聯網領域量身定做的通信芯片,其能有效解決當前物聯網產品使用SIM卡通信芯片導致的通信率過低、個人信息容易被盜等一系列問題。
據了解,此款芯片僅有指甲殼大小,具有空中寫卡、自動接入中國移動物聯網開放平臺OneNET、基礎數據采集和低功耗等特色功能,可廣泛應用于遠程抄表、車聯網、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智慧醫療及智慧金融等領域,并能有效解決當前物聯網產品時常遭遇的SIM卡被盜、產品體積過大、通信率過低及管理成本高等問題,為企業提供低成本、低功耗、高安全性、高穩定性、高集成度的終端產品及解決方案。
據悉,目前,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已在設備定位、金融終端、醫療終端及遠程抄表等領域與合作伙伴完成了相關產品的設計和測試,正逐步把此款芯片推向市場。
當然,物聯網芯片這塊蛋糕并非只有中移物聯網想吃。早在2014年,華為就開始了相關技術的研究,同時在同年9月,華為還以2500萬美元收購了英國物聯網研究機構Neul。隨后在2015年,華為、高通和Neul聯合提出了NB-CIoT。最終,在2016年6月,NB-IoT的標準正式凍結。在這一過程當中,我們不難看出,華為成功的參與到了NB-IoT標準的制定當中,并且在NB-IoT技術上已經占據領先地位。
除了華為之外,中興通訊在NB-IoT上的進展也是非常喜人。2016年6月,中興通訊就聯合中國移動打通基站到NB-IoT終端的信令流程,并且在GSMA上海展上進行了展出;2016年09月中興發布了NB-IoT原型芯片,并在北京國際通信展上進行了展出;2017年1月,中興通訊Any Link物聯網平臺在全球NB-IoT實驗局中首戰告捷,中國電信旗下廣東電信聯合中興通訊實現NB-IoT水表端到端試驗環境對通。此外,中興還宣布將在2017年上半年正式發布NB-IoT商用芯片Wisefone7100。
與此同時,聯發科內部也開始聚焦物聯網芯片研發。有報道稱,聯發科將以約合9.95億人民幣投資一公司,并獲得該公司39.36%的股權。據悉,此次聯發科投資入股的公司是四維圖新旗下線上地圖供應商,通過本次的投資,可以加強與四維圖新的合作關系,加速布局物聯網市場。
從華為、中興與聯發科的積極部署和已取得的成績來看,未來在物聯網領域,中國廠商將擁有更強的自主性,不再受制于國外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