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上周中國電信官方發布了備受關注的NB-IoT資費套餐,有網友表示,按照該套餐的收費標準,一個終端用一碗面的錢就能用一年的物聯網。
套餐突出NB-IoT的連接價值
從套餐內容來看,這個套餐是按照連接服務收費,與傳統的消費者套餐有很大區別。NB-IoT具有流量速率低、連接數量大、用戶粘性強等特點,重在其連接價值。如采用與傳統手機業務相同的流量計費模式,與用戶的業務模型特點不能完全匹配。
Strategy Analytics無線網絡服務總監楊光表示,電信的物聯網資費主要是針對NB-IoT網絡,如果還用流量計費的方式,一方面確實收不到多少錢,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快速發展客戶擴大產業規模。很多垂直行業對電信業務并不了解,需要運營商給他們提供簡單清晰透明的資費方案,電信的這種資費方案應該能比較好的滿足這種需求。
對于產業鏈而言,產業鏈專家也紛紛表示此套餐價格并不高,該套餐可以方便芯片、模組廠商繼續跟進,再加上之前電信出3億補貼物聯網市場,爭取將模組的成本也降下來,相信這些舉措可以讓物聯網的產業鏈更快繁榮起來。
從套餐開始掀起平臺大戰
中國電信物聯網專家表示,中國電信此次按連接次數計費制定的是基本的連接費用,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增值服務費,如接口調用、短信、云平臺和大數據等。
關于新套餐對運營商營收的影響,中國移動山西分公司王峰總結道,目前國內外電信運營商在物聯網領域,聚焦模組、網絡服務、使能平臺服務、解決方案服務和大數據分析5種產品形態,并通過對應的商業模式獲得收益。
目前運營商流量經營的收入增量已見頂,物聯網將是很好的發展增量的方式。物聯網時期雖然連接價值不高,但是物聯網大連接的特點也將為運營商帶來可觀的收益。另外,物聯網時代,如果連接方面不是主要收入,平臺收入也將是運營商重要的增值方式。
楊光還表示,對于運營商來說,物聯網連接收入是小頭,主要還是軟件和服務的收入,運營商主要的目標應該是快速擴大自己的平臺規模,平臺規模越大對產業鏈的影響力越大,未來的收入前景也才越好。從這個角度看,不管是連接的資費還是模塊硬件的定價都應該是服務于平臺這個目標的,所以物聯網連接的資費確實應該是以簡單直接為好,未來可以考慮再疊加更多的服務,利用服務來提升物聯網業務的價值。
但是,運營商提供云計算、大數據等增值服務還將面臨與互聯網公司的競爭。目前在政務云平臺方面運營商和互聯網公司已經展開了瘋狂競標,而在物聯網平臺的發展方面,運營商不再高價壟斷連接部分的收入,重在開展云計算、大數據等增值服務,這將與互聯網公司面臨新的競爭。一位互聯網企業的專家表示,該公司也將發展物聯網平臺業務,以提供接口和運算支持。物聯網時代,網絡是基礎,資費是催化劑,業務應用是火藥,三者缺一不可。運營商和互聯網企業正在不同的路線爬山,總有一天會遇上。
中國電信在物聯網的建設方面步伐較快,不僅實現了全網31萬基站全面升級,而且基于800MHz黃金頻段,覆蓋效果好。在做好基礎網絡的前提下,電信開始推動產業鏈的發展,該套餐的推出對于物聯網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