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9月4-5日,2017年訊石第十六屆光纖通訊市場暨技術研討會在深圳麒麟山莊成功舉辦!本屆研討會約有210家企業500余名嘉賓參會,訊石為光通訊行業的朋友們邀請了業界最具有權威性的專家學者,圍繞行業發展趨勢、未來挑戰以及5G發展對光通訊行業提出的要求等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討論和精彩演講。
會議現場圖
9月5日當天會議開始,由通信行業大咖--來自中國電信集團科技委主任韋樂平帶來主題為<<移動通信是光網絡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精彩的開場演講。韋總的演講內容與光通信行業發展息息相關,進行了LTE與FTTH的各自特征、成本比較,介紹國內5G建設相關情況,分析了光通訊產業的發展現狀、趨勢及5G對光通訊行業提出的挑戰等。韋總現場精彩的演講內容,幽默的語言表達獲得了現場400多名參會嘉賓的熱烈掌聲和響應。
韋總演講現場圖
LTE與FTTH的相關比較
韋總發出“為什么有那么多人相信移動寬帶可以代替光纖寬帶?”的疑問。進而對LTE與FTTH的可用通信頻譜、信道特征、CAPEX及成本結構更方面進行比較,韋總通過數據來說明:在CAPEX中用戶在平均體驗速率4M以下網絡時使用LTE成本低,4M以上則FTTH成本更為合適,寬帶移動是流量相關成本主導,這意味其成本結構不穩定,使用流量大則成本低,反之則高,而FTTH是固定成本主導。在現實中,移動網越來越依靠光網絡,其網絡全程6900公里的端到端數字連接99.9%靠光纖連接,其中巨量基站的互聯和回傳是損纖大頭。新的帶寬驅動力來源于4G/5G/6G新網絡的部署和4K/VR/物聯網/云計算等的應用。
未來5G將更加依賴光網絡的支撐,網絡架構扁平化導致回傳、前傳帶寬幾十倍上百倍大幅度攀升,高頻段決定了小基站特征和2-5倍的基站數量、密度,帶來對光纖資源和帶寬的極大需求。韋總曾在2013年和2016年根據國內通信網絡收費對LTE和FTTH成本比較做過兩個課題研究,其結果是一樣的。2016年假設20M吞吐量34Mb/s,覆蓋站/容量站=1.5,趨近飽和發展狀態的計算條件下,LTE每用戶成本隨速率而增,FTTH與速率無關,兩者交叉點4M,用戶平均體驗速率4M以下時兩者成本相當,4M以上則FTTH便宜。
對于FTTH和LTE未來的發展和統籌規劃,根據我國實際情況,FTTH在相當長時間內主要應用在熱區,如城市、小鎮、發達農村,而LTE是全覆蓋。在業務應用上,LTE側重于低帶寬的數據業務和碎片視頻業務,FTTH則側重于高清和超高清視頻業務等。
5G發展對光通信產業的挑戰
韋總在演講中表示5G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來自:“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兩大主要業務驅動力、網絡全面創新和重構以及商業模式創新的機遇”。當前4G投資巔峰已過,5G成為通信業界關注的熱點和發展新突破口,國家的重要戰略,成為拉動經濟投資、引領科技創新、實現產業升級、促進經濟繁榮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對于5G的真正實現和大規模應用還是個未知,業界處于探索前進的過程中。
國內運營商開始將資金用于5G建設儲備,若按最理想的3.5G頻段計算,覆蓋要求與現有4G網一樣,則至少需要4倍的投資,即8000億元,以4.8G頻段或更高計算,則投資會突破萬億。從理性角度來看,預計2025年之前,5G主要熱區覆蓋,即作為城區容量站按需疊加部署,廣泛覆靠4G。按30%容量站估計則大約為2500億元。韋總強調這是一個可接受的方案,因為全覆蓋將是一個長遠攻關目標。
5G相對于4G網絡在更快速率、更低時延、更多連接方面的指標全面提高,5G的關鍵核心技術包括SDN、NFV、MEC、切片等,而SDN/NFV是5G網絡創新的關鍵,體現在5G網絡架構的所有環節中,5G網絡架構將走向軟件化、云化、IT化新階段。控制云、轉發云、接入云“三朵云”構成5G網絡邏輯架構,充分體現了SDN/NFV的控制與轉發解耦、控制功能集中化、轉發功能分布化、硬件IT化和標準化的思想,實現控制面對轉發面和接入面可編程的扁平化、敏捷化架構。
韋總分析在5G網絡對承載的新要求中的超大寬帶、超高速率與光通信產業息息相關,承載網的用戶峰值速率需要提升20倍,由于大規模天線運用,前傳帶寬要求達數百Gbps,光纖直驅太浪費,WDM成必然,成本壓力巨大。而在5G對回傳的容量要求中,10 PON能應付小型基站的需求,但難以滿足宏站要求。在成本控制方面,硅光子是最大希望,太赫茲微波可作為補充。
因此,在5G的發展過程中,光通信行業面臨著技術、前傳回傳容量和成本的挑戰。現有SAW/BAW/FBAR濾波器難以應用在高頻器件中,光器件是前傳成本瓶頸,特別是可調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