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編輯:Nina)近日,臺灣上市上柜光器件商紛紛公布了3月合并營收數據。據ICC統計,3月份,12家上市/上柜企業合并營收總和為14.07億元(新臺幣,下同),相比2月份的11.06億元,月增27.22%,跟去年同期的12.67億元相比,年增11.05%;截至3月底的一季度(Q1),12家上市/上柜企業合并營收總和為36.47億元,相比去年Q4的41.2億元,環降11.48%,跟去年同期的38.06億元相比,同降4.18%。
總體來看,受COVID-19疫情影響,年初大部分企業訂單遞延,到3月份已經好轉。目前,各企業基本都在加班生產,甚至擴充產能,以滿足客戶需求。展望今年,雖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市場,但大家仍看好中國大陸、韓國等地的5G和大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因此對公司今年營運感到樂觀。以下是部分光器件商的具體表現:
眾達:Q1營收同增超2成 Q2檳城廠量產目標不變
3月合并營收2.41億元,月增14.53%,年增12.94%;Q1合并營收6.55億元,環比下滑11%,同比增長21.24%。展望后市,眾達表示,蘇州廠已順利復工,Q2馬來西亞檳城廠導入量產目標不變。
眾達表示,3月蘇州廠復工情況大致良好,訂單遞延效益效益也逐漸顯現,但仍未滿足需求。公司將加速檳城廠建設,目前該廠生產線與測試設備已陸續進駐,并進行作業人員訓練,預計Q2將開始投產,貢獻營收。
眾達進一步指出,公司生產高速光收發模塊產品,雖然全球面臨COVID-19影響,但包含企業、個人對帶寬需求增長,加上電子商務、線上外送與視訊會議等市場加速發展,可望推升高速光模塊產品需求。
展望今年,眾達表示,維持謹慎樂觀看法,今年在32G光收發模塊穩定出貨、100G單通道光收發模塊放量下,營運可望逐季成長,今年也將適當調整蘇州、臺灣和檳城三地產能及供應鏈管理。
聯亞:Q1營收環降6% Q2能見度仍低
3月合并營收2億元,月增10.94%,年增112.27%,為近7個月新高;Q1合并營收4.87億元,環降6.21%,同增9.26%,低于預期。展望Q2,聯亞表示,訂單能見度仍低。
聯亞早前預期Q1營收可望環比持平。雖然2月遞延產品陸續出貨,但受湖北和武漢當地客戶3月尚未完全復工影響,部分產品出貨仍有遞延,因此Q1營收環降6%,低于預期。
展望今年,聯亞仍看好5G動能,但受疫情影響,能見度偏低。根據原計劃,數據中心200G、400G產品已在3月份起小量生產,第二個客戶也預計Q2加入,與美國客戶合作的400G新品,同樣有機會在Q2量產,未來電信需求增加,可望帶動營運成長。
肺炎疫情方面,因聯亞生產基地不在中國大陸,也不是生產終端產品,且上游廠商的生產據點不在武漢,因此預期生產營運受影響有限。
統新:Q1營收環降11% 上半年營運樂觀
光通訊濾鏡廠統新在各國5G基建加速帶動下,3月營收月增年增都逾2成。展望今年,統新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市場,但中國大陸、韓國等地仍持續發展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和AI等,加上5G商轉在即,公司預計基站需求將大幅增加,加上光模塊也將邁向高階25G應用,這都有助于推升公司今年營運成長。
統新主要生產據點皆在臺灣地區,因此生產營運受到疫情沖擊較小,僅有1-2個中國大陸客戶受疫情影響,但隨著中國大陸疫情趨緩,客戶拉貨動能將回溫。統新也指出,從春節至今,工廠并未休息,持續加班生產供應客戶需求,因此公司對上半年營運樂觀。
統新3月合并營收6447.1萬元,月增27.15%,年增26.58%;Q1合并營收1.65億元,環降10.6%,同增2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