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編譯:Vicki)CableLabs 的一位高管表示,隨著數據需求的增長和網絡部署的擴大,新興的相干 PON (C-PON) 技術將使有線電視運營商能夠回收光譜并突破潛在瓶頸。
CableLabs 有線技術副總裁 Curtis Knittle 在他的主題演講中解釋提到,隨著傳統 IM-DD (強度調制和直接檢測) 光學系統逐漸失去動力,這種需求將變得更加重要。我們認為答案是一致的,特別是當有線網絡的需求超過了IM-DD技術的能力時。”
總體思路是將通常用于長距離光纖網絡的相干技術應用于接入網絡。
Knittle 預計 C-PON 及其 100 Gbit/s 功能將在接入網絡的未來發揮重要作用,首先是實現分布式接入架構 (DAA) 的網絡上的數據聚合。隨著運營商探索使用 10-Gig 和 25-Gig 以太網鏈路以在配備遠程 PHY 設備和遠程 MACPHY 設備以及遠程 OLT(光線路終端)的 DAA 網絡上提供更多容量,這一愿景正在實現。
該概念要求通過集線器與 CableLabs 所稱的“聚合節點”之間的點對點連貫鏈路來支持聚合。 Knittle 指出,聚合鏈路長約 10 至 80 公里,是可能出現瓶頸的地方。這恰好在 C-PON 旨在支持的范圍內。
C-PON 方面正在取得進展,因為 CableLabs 已經定義了用于接入的 100-Gig 相干點對點鏈路,以及將駐留在聚合節點或部署的機柜中的“相干終端設備”在該領域。
Knittle 表示,在最近的 OFC 展會上推出的新型低功耗 100-Gig 和 400-Gig 可插拔光學設備有助于解決這個問題。這些產品符合使用點對點相干技術作為 DAA 聚合技術的愿景。
Knittle 表示,看到這些新型光模塊在小型化和降低功耗要求方面取得的進展令人驚嘆。他指出,現在 100G 收發器的功耗約為 5 瓦,而 400G 收發器的功耗不到 20 瓦,所有這些都在一個波長上。
Knittle 表示,C-PON 看起來像傳統的 PON,但使用了相干調制和檢測。通過從每個波長 100 Gbit/s 開始,它消除了使用多個波長來達到該容量水平的需要。由于其長距離傳統,C-PON 還旨在支持遠距離和高分光比,因為其功率預算相對較低。最初的規格從 100-Gig 開始,可達 80 公里,分割參數因范圍而異。
Knittle 還分享了一個 C-PON 設計示例,CableLabs 與一家運營商合作,該運營商希望探索距離最遠 70 公里的樞紐站點周圍的區域,有 600 家企業通過,并希望獲得 60% 的參與率。
根據 CableLabs 的分析,傳統的 10-Gig PON 需要六個位置由一個光線路終端 (OLT)、15 個 OLT 端口、五個點對點回程鏈路和 355 個光網絡單元 (ONU) 提供服務。相比之下,C-PON方案在各種場景下只需要一個OLT位置和三個相干OLT端口、0個點對點回程鏈路和相同的355個ONU。在不考慮部署光纖的成本(這兩個示例相同)的情況下,分析發現基于 C-PON 的擁有成本比 10-Gig PON 解決方案低 30%,并且設置為支持更高級服務層。
CableLabs 并不是唯一一家推動 C-PON 的公司。 SCTE 的教育和技術銷售執行董事Steve Harris在后續小組中表示,電纜行業的標準制定機構 SCTE 正在開展 C-PON 工作組活動。
Calix 增長部門營銷總監 Jeff Brown 指出,Calix 也參與了 C-PON 項目,并計劃在 2025 年的時間框架內進行產品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