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4中國移動算力網絡大會上,中興通訊副總裁、承載網產品線總經理李強發表題為《發揮連接優勢,助力算力網絡新發展》的演講,分享了中興通訊在算力網絡新基建方面的創新進展與應用成果,通過做大網絡連接規模、做強網絡連接應用、做優網絡連接服務,賦能業務創新發展,助力中國移動創世界一流的“力量大廈”。
李強指出,智算的快速發展、AI的規模應用持續拉動流量提升,承載網作為“力量大廈”的基礎網絡設施,需要在連接能力上持續進階,不斷提高網絡質量,才能滿足算力爆發式增長對網絡連接的極致性能需求。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做大網絡連接規模
李強表示,帶寬是網絡的根基,做大連接帶寬是第一要務。當前400G已成為業界主流技術,相關產業鏈已經ready,中興通訊在該領域取得了長足進展,助力中國移動完成全球規模最大400G OTN商用網絡部署,在中國移動指導下完成業界距離最長基于S+C+L波段的單波Tbit實時系統傳輸驗證。與此同時,中興通訊800GE路由器端口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預計將于今年下半年配合中國移動開啟現網探索。
其次李強認為,做大網絡連接規模,還需要增加網絡連接數量。小顆粒切片技術可以在有限的帶寬范圍內有效提升業務連接數量,最大程度發揮網絡效能,滿足多業務并發場景的需求。中興通訊SPN、OTN和IP產品均有對應的小顆粒切片技術方案,能夠為不同的行業和業務場景提供差異化解決方案,滿足不同客戶的定制需求,增強網絡服務競爭力。
然后李強進一步指出,除拓寬網絡帶寬、增加連接數量外,還要做大網絡連接邊界、提升業務接入的感知范圍,這是運營商從管道提供到價值經營轉變的關鍵一環。現有的運營商網絡離客戶業務比較遠,主要表現在客戶的業務應用層面無法感知,只能通過接入側的端口、IP地址和調度策略去傳送業務,無法提供更高品質的連接服務。通過在網絡中引入算力網關和ARN(Application Response Network應用響應網絡),可以突破物理邊界的限制,基于客戶的業務應用做標識,擴大業務感知范圍,實現基于業務層的端到端高品質便捷接入和調度。
做強網絡連接應用
根據著名的梅特卡夫定律(網絡價值=價值系數*連接數^2 ),網絡價值系數越高網絡價值也越高,細分場景、提升價值系數,可以大大促進網絡供需雙贏。
李強介紹道,中興通訊基于組播、GSE(Global Scheduled Ethernet全調度以太網技術方案)和數據專線等創新技術,積極拓展新型應用場景,做大網絡連接規模的同時,努力提升網絡價值。在以科學計算為典型代表的海量數據傳遞場景,中興通訊配合中國移動通過SPN加云專網動態負載均衡方案,實現了業務的敏捷開通,滿足數據快遞業務高效、便捷、經濟的傳輸需求。在網絡組播場景中,中興通訊牽頭BIERin6標準立項,獨家建設全國首個BIER項目,通過云間組播切片技術實現全局流量實時調優。在智算中心無損網絡場景,中興通訊協同中國移動推出GSE,并發布了業界首款GSE樣機,完成了互聯互通測試,改進了RoCE方案在時延方面的性能短板。
做優網絡連接服務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迭代,以AI大模型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取得了實質性突破,從助力千行百業提質增效的輔助手段加速升級為支撐網絡持續發展的核心能力。
李強介紹,中興通訊自主創新的星云大模型平臺,能夠提供規、建、維、優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AI體驗。基于星云大模型開發的ChatZ,以全圖形化的人機界面和自然語言的運維,實現業務便捷開通、故障快速定位和隱患提前識別,今年3月已在河南移動傳輸網上成功部署。與傳統方式相比,資源查詢時間由原來的5分鐘縮短到10秒,故障定位時間由20分鐘減少為1分鐘,隱患排查周期由數小時縮減至1分鐘,整體運維效率提高10倍以上。
中興通訊堅守“數字經濟筑路者”的定位,攜手中國移動在技術創新和實踐領域不斷探索前行。未來,中興通訊將繼續全力支持中國移動產業鏈鏈長的使命及擔當,積極踐行“做大做強做優”的網絡連接理念,與行業和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成長、互相成就,攜手筑基高質承載網絡,為數智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我們,都終將成為歷史變革的見證者和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