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LightCounting于2025年4月發布的市場預測報告指出,全球AI技術競賽正激烈進行,但中美貿易爭端的不確定性為市場前景蒙上陰影。受政策不明朗影響,2025年的市場預期已被下調。今年許多項目將被推遲,僅少數緊迫項目得以繼續推進。雖然這可能成為企業和國家在AI領域搶占先機的機會,但無人能完全避開風險。要在2025年加速投資,需要極大的勇氣和出色的供應鏈管理能力。
今年也將成為美國云企業前所未有的增長趨勢的一個轉折點。過去這些企業受益于全球自由貿易環境。然而,新的國際秩序將有所不同。除了地緣政治因素外,美國和歐洲加強反壟斷監管也帶來新挑戰。新興國家或區域云服務商的增長速度可能會超過其美國同行。
通過對亞馬遜、谷歌、Meta、微軟和甲骨文這五家美國頂級云公司采購以太網和DWDM光模塊的情況分析可以看出,經歷十多年穩定增長后,它們在全球光模塊市場中的份額將逐步下降。盡管它們在光模塊上的支出仍會增加,但增速將落后于全球其他市場。
2024年以太網光模塊銷售額同比增長90%,但在“關稅解禁日”(2025年4月2日)之前,LightCounting已將2025年的預期增長率由原來的40%下調至20%。其中大部分增長將來自對中國云公司的銷售,并帶動有源光纜(AOC)市場的提升。阿里巴巴、字節跳動、華為等中國企業今年在光學器件方面的投入翻倍,并有能力通過替代渠道規避美國關稅影響。在過去近十年中,中國企業尤其是華為積極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如今這些努力開始顯現成效。
隨著全球電信市場的廣泛復蘇以及數據中心互聯(DCI)網絡的持續投資,DWDM、FTTx和無線前傳光模塊市場將在2025年至2030年間重回增長軌道。不過,LightCounting已調低了對美國五大云公司DWDM光模塊銷售的預期。
全球AI競賽推動多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也促使基于云的服務迅速發展,包括視頻驅動的AI模型訓練與推理應用。光網絡和全球電信行業將成為未來AI發展的核心組成部分,為電信服務提供商及其供應商帶來新的機遇。谷歌近期宣布將向企業提供廣域網(WAN)服務,可能引發更多競爭。
Meta上調資本支出應對硬件成本上漲
Meta首席財務官Susan Li在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由于全球供應鏈不確定性和關稅影響,公司需將全年資本支出指導從600億至650億美元上調至640億至720億美元。這一調整主要用于數據中心擴建,以支持其AI產品和服務的擴張。
Meta是首家明確提及關稅影響的云巨頭。Alphabet和微軟在財報會議中未直接討論關稅問題,亞馬遜則僅在零售業務中提到相關成本。四家云巨頭在Q1合計投入766億美元用于基礎設施投資,其中Meta的支出增幅最為顯著。
Microsoft強調數據中心擴張策略未變
近期有報道稱微軟放緩數據中心建設,但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澄清稱,這是策略調整而非收縮。微軟在最近一個季度新增10個數據中心,覆蓋四大洲。他解釋稱,公司需根據全球需求變化優化資源分布,避免過度集中導致供需失衡。
首席財務官Amy Hood表示,盡管面臨硬件成本壓力,微軟仍在提前部署新產能,并預計年底前在計算能力方面略顯不足。但她強調,這種“緊縮”狀態恰恰反映了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
2025年第二財季(截至2025年6月),微軟實現多項關鍵指標增長:總收入同比增長13%,達701億美元;云計算收入增長20%,達424億美元;Intelligent Cloud部門(含Azure及其他云服務)收入增長21%,其中Azure收入同比激增33%;商業預訂同比增長18%,未披露AI收入具體數據;利潤增長18%,達258億美元;資本支出小幅低于預期,為214億美元;商業預訂積壓增長34%,達3150億美元,其中約40%將在未來12個月內確認為收入。
微軟與谷歌類似,在財報中未公開討論關稅影響,但通過優化全球數據中心布局和提前投資應對潛在風險。其財報數據表明,盡管外部環境復雜,云服務需求仍保持強勁增長態勢。
貿易摩擦難阻數字化進程
盡管中美貿易摩擦可能減緩當前數字轉型節奏,但LightCounting報告強調,AI驅動的產業變革和電信基礎設施投資將推動全球市場長期復蘇。中國企業憑借技術自主化和供應鏈韌性,正逐步縮小與美國云巨頭的差距。而美國企業則通過加碼投資和策略調整,試圖維持領先地位。這場全球AI競賽的勝負,或將取決于誰能更快適應新規則并把握技術紅利。